夏天二三事
2025-8-4六月热烈
此刻我再写六月的日子,只能是翻开手机相册时的温情回味与感慨,我似乎已经忘记六月是怎么忙过来的。记忆中只剩下这一届孩子们三年里的最后一周,我与他们在教室朝夕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教室里的闷热与孩子们的深思、讨论混合在一起,风扇呼呼旋转,时钟嘀嗒嘀嗒催促着毕业的脚步,我的陪伴也许不能让老师和孩子们备考焦虑有所缓解,或许这种陪伴就是我对孩子们的不舍而已。印象最深的是学生毕业离校的那一天,我穿上了几年来都不曾上身的蓝色旗袍,手里拿着孩子们送给我的向日葵,好似参加这场考试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摄影师抓拍了我在送考那天的样子--满心期待,满脸幸福,我希望能给予即将毕业的400多个孩子最好的祝福。
六月,我们这样热热烈烈走过!
七月安然
当一切尘埃落定,七月平静的日子如期而至。即便是工作,也明显慢了节奏,我终于有时间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关注远方。
暑期难得出行,最怕在暑热中尴尬的拥挤在景区。我把自己出行的需求输入Deepseek, “小众,有人文、历史、自然韵味,相对凉爽,适合住下来三五天的地方”。仅仅17秒思考,Deepseek就摸清了我出行的喜好。

七月底的旧州古镇安静、凉爽,即便是多雨季节,也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猛烈,细雨微微,不打伞也别有韵味。
上午临窗看雨,泡一壶红茶,读一本闲书,一坐就是半天。夜里临窗听雨,淅淅沥沥诉说古城烟火。客栈小院里经常会有三三两两住客聊天、打牌,都是夫妻档或家庭出游。我们住的民宿距离古镇三五十米,随时可以闲逛古镇,没有几个游人,没有商业污染,和当地居民聊聊天,吃三块半的早餐就能饱腹,老板淳朴热情,让我们免费品尝他们的自制油炸辣椒,物美价廉,走的时候忍不住要带两罐回家下饭。



我最喜欢每天在古镇散步,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第一天在古镇解锁到一家地道餐馆,按人头收费,至于上什么菜由店家说了算,这种开盲盒的感觉很让人新奇,但饭菜的味道确实没让认失望,当地米酒很烈,回味甘甜。微醺后在雨中散步,自己好似置身于千年前黔东南的市井繁华。



第二天在古镇偶遇一所小学。在清晨的古镇还没醒的时候,我又独步在街巷中,看遍每一个角楼的斑驳,踩过每一块湿漉漉的石板,我无意中走到了小巷的尽头,抬头赫然看见一宏伟门楼,XX小学字样映入眼帘。经过和保安师傅再三沟通,终于答应让我进去看看。学校布局精巧,古色古香,每一处角落都很干净,草木郁郁葱葱,教室内陈设简单,和我们的校舍比较起来甚至感觉有些简陋,但从墙面到黑板都能看出朴素中书写过上百年的育人历史。



第三天夜里,我们在古镇烧烤小摊闲坐,看来这是古镇的中心地段,往来村民明显多了。一张方桌,几条长凳,烧烤的烟火味弥漫街巷,非得要两瓶冰镇酒水才配得上雨后的快乐。贵州的辣椒第一口感觉并不辛辣,温和中有一种焦香味,但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唯有一口冰凉的啤酒下肚才感觉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古镇不但好看,而且很好吃!




“岁月从指缝偷偷溜走,这一座古镇却在时间的长河逆流而上。在2300年的光阴中,古镇一直释放自己的芳华”。我离开古镇时,回头一看,牌匾上“万里封侯”的字样赫然再现,当年将相的风骨已然不在,千年的历史被淹没在古镇如今寻常的日子里。我多么希望,古镇在未来依然这么朴素的走过每一天,不被过渡装饰,不被焦虑所污染,下次再来时依然流水叮咚,人群笑脸依旧纯真,三块半的早餐铺子还在。

八月流芳
闲的时间长了,我就会感觉心里不踏实,隔两天就会到校园里转一转,有时会骑行去,有时会开车去。在校园散步也好,整理工作也罢,都能自在安心。
今年八月的鄂尔多斯多雨阴冷,去学校的沿路风景怡然,水色朦胧,我觉得是这座城市里最好的风景。


前几天在沿途的一个洗车棚停下车洗车的过程中,眼见几个小伙子骑着电瓶车飞快的从我身边骑过,没过一分钟,一个孩子返回到我身边和我打招呼:“我是刚毕业XX班的XX,我看见好像是您,所以过来看看您”,然后他害羞地低下了头,我才想起他是我承包的班级中的一个孩子,依稀记得好像成绩不怎么好。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这孩子也上了一所普通高中,我问他对高中有没有信心,他没说话害羞地又低下了头。我忍不住摸一摸他脑袋:“努力就好,要相信自己”。
这样的偶遇,这样被孩子们记住,让人幸福感倍增,也是我八月最温暖的开始。
这个夏天,有很多的意想不到,就如这个夏天的天气,时而暴雨如注雨,时而清风徐来,时而烈日炎炎,但不会阻碍每一个温暖故事的发生,我们总能看见美景、美事,让在人间赶路的人们心存美好的一直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