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D海阔天空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2月17日 2024

冬日暖阳,杜甫草堂的诗意时光(2024.12.16)

出太阳了。在冬天的成都,出太阳的日子就是成都人的太阳节,公园草坪到处都是晒太阳的人。在这样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日子里,我和闺蜜一同走进了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为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大门两侧的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

我们的线路:西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茅屋故居/唐代遗址——浣花祠/花径——草堂影壁——东门。

杜甫塑像

据说摸杜甫的手可以沾沾灵气。己被摸得包浆了。

工部祠:因杜甫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故而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

叶圣陶先生所题

“少陵草堂”清雍正十二年(1734),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

茅屋故居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型,1997年根据杜诗修复重建的。

这一间间茅舍,仿佛还留存着杜甫当年的气息,他或在此忧国忧民,或奋笔疾书,写下一篇篇传世之作。

想起杜甫,他一生坎坷,却心怀天下。他的诗作,既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与壮志,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腻与柔情。他用如椽大笔,描绘出那个时代的沧桑与人民的疾苦。

漫步在这清幽的庭院,仿佛能看到杜甫在月下独酌,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又仿佛能看到他在风雨中,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

唐代遗址:2001年底,草堂内发掘出420平方米的唐代生活遗址和大量唐代器物及残片,以及数十枚开元通宝等货币,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些唐人生活遗迹。

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建筑群的一条红墙夹道。

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边种满花木的小路就叫花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兰苑

草堂影壁:“草堂”二字为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1908年在草堂寺通向工部祠的内墙上书写,并以碎瓷砌就,但后来被毁损。今天所嵌“草堂”二字是他的弟弟周竺君所书。这里也是杜甫草堂最具有标志性的景点之一。

冬日暖阳下的草堂,美如画。 在这冬日的暖阳里,和闺蜜相伴于杜甫草堂,感受着杜甫的精神世界,领略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静好。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我们得以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592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D D海阔天空
创作 380 粉丝 13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