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的黄 仿佛都接到了调令 源源不断地涌来 攻陷我城池的 仅仅是窗台上的一枚落叶 我要弃城隐遁 于太行深处 读书摘果,枕石听泉 用书香和花香 滋养一个人的江山
秋天 ,应该去参加一场婚礼, 进行一次远足, 去看一个想念很久的人 ,去抄一段经文,听一段流水,去赞美,去祈祷, 还要去原谅 一些事一些人,原谅他们的中途离去和谎言 。
我只是出去散散步,最后却决定在外面待到太阳下山,因为我发现向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

我想世上也许并不存在对人人管用的经文,要调伏各自的心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方。

真正能治愈你的很少是人类。而是睡觉、美食、可爱的小动物、旅游、以及有钱。

在每一个普天同庆的特殊日子里,我远远站着,照常生活,像是没有行李的旅人,又穷,又轻松。

所谓“虚度年华”其实有两种: 一种认为: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赚钱,否则就是虚度年华、浪费生命。 另一种则认为: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否则就是虚度年华,如果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赚自己根本花不完的钱,那才是浪费生命。 其实两种都有道理,视乎经济条件、以及人生到了哪个境界。

普通的日子领着季节经过,要对它们表示崇尚,只消记住这一点,它们可以从你我身上,拿走的那件小东西叫做无常!

还要走多少路 还要数多少星星 还要捡多少枫叶 还要去认识多少人 才能 在人群中不感到孤独 还要读几本书 还要写几篇文字 还要说几遍心事 还要去捕捉几多灵感 才能 在世俗里不沦落沉浮

总有一些人用我们向往的方式,记录着美好,来抵抗这个功利的世界。正如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话,“如果你有两块面包,请拿一块去换取水仙花”。

我需要一个地方 让我想起就会眼底温热 我需要一个村庄 星辰闪耀亮过点点灯火 我需要一棵老树 树下站立着等我的亲人 我需要一缕炊烟 永远在指引着家的方向 我需要一口古井 来安眠古老澄澈的月光 我需要一场风雪 来唤出温热幸福的心跳 我需要的不仅是这些 我还需要在偌大的地图上 找出你所在的位置 一遍遍呢喃: 这是爱的位置

秋草长长 红炉燃起,袅袅檀烟 秋风二两,蒹葭三钱 大声喊桂花落下 再掬一捧崖边的泉水 拈一片白露入药 煮下我们烟火的旧年 秋水长天的日子 躬身抚琴,诉你身体的痛 熬北方的夜 明月半碗,半袖桂子吹香时 温火慢熬,白露的莲 一并莲心入药 喊声先生,我来抓药 专治天下相思病 说好不赊,不欠 来生偿还……

“接受落叶和降温,也期待拥抱和问候”。

我逐渐变得不喜自省,而是喜欢睡觉、偷懒、沉思、阅读、烹饪以及爬山。

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

秋从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单论怀旧的功夫,我堪称超级英雄,能英勇地将鸡零狗碎的破事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我一再回想儿时的朋友、青春期的爱情、最初的几次疯狂大笑,却不愿意去追求新的生活。我悼念逝去的时光,诅咒未来的日子。我仿佛在感伤中落枕了,无法正视前方。

在人际关系上,我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我一方面很满意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一方面却又发现自己憎恶身边的人,就好比我乐于加入社交群体,又苦于在群体中无人社交。

对于我,忘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些藏在波澜不惊的光阴之下的,一支曲子、一种气味、黄昏之天光、物候之更迭、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时会悄悄浮出来。飘忽一缕,不知从哪里入侵,迅速攻城略地,将我击倒。

几本书,一点愁,外加大量的音乐,就是我无所事事的日常。我半眯着眼,看时光一天天流逝。日历早就被束之高阁,“未来”“明天”这等唬人的词统统被我拒之门外。我停止了思考。我睡着了。

幽怀已被黄花乱
王勃的“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句子。尤在人海里槎浮星落,已然懂得好物不牢固,人情易别离。往往在十分快乐时,涌起一分的惆怅,便想到这句。 直至读到李商隐的: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忽然被点醒。在热闹时刻,大伙儿酣畅、觥筹;人散后,中庭地白,长夜寂寞,一如人生度过春夏,来至清冷,但何妨意兴阑珊,仍能手持红烛,赏狼藉的残花。 有次我去异地办事,酷暑疾驰,懊糟又郁闷。而到了目的地,发现旁边有一家羊肉馆,价格公道,味道鲜美,立刻来上一碗,美滋滋的感受足够抚慰疲倦。 才明白,烦碌的事情里,也藏有疏雨池塘见的时刻,正如李商隐的诗句:人生漫漫,悲喜交织,有些坏事不一定坏,有些好事也不一定好,就用“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心态,四处走走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