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纸鹤》获诺奖。
73岁的他服下安眠药吞煤气自杀,15岁之前五位至亲先后去世,身世坎坷的川端康成,感情之路同样曲折,他曾先后爱上四个名为千代的女子,都以失败告终,饱受爱情的折磨。
第一本读的是《雪国》,行南和驹子、叶子两个女人的故事,写的很唯美。远山的积雪如同乳白色的轻烟,笼罩在山巅。难怪王家卫说川端康成对他影响深远。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第一次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写,就像在写一首诗。整本书带着一股浓重的惆怅与虚无,一种极度悲哀脆弱但清丽的美,读完很震撼也很悲伤。

当描写叶子在大火中丧生时,他写道“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叶子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

第二本读的是《古都》,千重子和苗子孪生姐妹的故事为主线,龙助、真一和她们的交汇,尤其是小雨,苗子对千重子的爱护场景,姐妹不同境遇,但爱是相通的。

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这对姐妹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事在寂静中开始,也在寂静中结束,川端康成细腻的笔触,留下深刻印象。

读川端康成的作品,总会笼罩在一片淡淡的哀愁之中,《雪国》如此,《古都》更是让人感到寂寥和莫名的悲伤,但不能否认,孤独和寂寞也是一种美。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悲伤故事

第三本读的是《千纸鹤》,主要围绕三谷菊治的家庭背景展开,他父亲、太田夫人及女儿,小说通过这一系列事件,探讨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追求,以及爱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第四本看的是川端康成的《岁月》,松子的父母离异,她自己的离异构成了岁月本书的主线。

夕阳照着大海,从江之岛那边潋滟而流。一缕余晖,熠熠闪光好似随着滚滚波涛,流向宗广和松子这边,但是未及沙滩,便在两边前面的水际隐没而去。川端的文字很美,印象深刻。

经历了母亲私奔,与婚后三天吐血重病的宗广告别,为猝死的父亲办理丧事,最后松子与幸二看《睡莲》,是物是人非的相伴。人生幻化、川端冷峻的审视着岁月的轮回和爱的徒劳。

在飞机上看的《岁岁年年》,其实就是岁月,翻译的版本不一致,不烦重新看一遍,其中书中的“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还是很有启发。

第五本《伊豆的舞女》,余华说到早年受到川端康成的影响最深,后来他才慢慢从沉迷中走出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反复推荐了川端康成的书,很美的文字,洋溢着青春悸动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