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是莫言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从2011年到2020年创作的小说共计12篇。在我已经阅读的莫言的八本著作中,除了戏剧《鳄鱼》外,其余的小说几乎都根植于他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故乡为莫言的作品输送了大量的养分。虽然《晚熟的人》中的每篇小说看似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而这个“我”的原型是莫言,因此它们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读起来也真实可信。
无论小说的社会背景如何,情节如何,归根结底要写的就是两个字——人性。其中《左镰》的语言精准,条理清晰,十几个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题目起到线索的作用,加之留白和余味,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小说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虽然经过精心设计,却没有斧凿之痕,就如同高级的化妆,看不出涂脂抹粉,却给人天生丽质的感觉。小说以田奎的回答——“敢”收束全文,读起来干净利落,却让读者对田奎的命运感慨万千,为什么他的手被他爹剁掉了?说到底是人性的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
《晚熟的人》说的是“我”的邻居蒋天下为了赚钱,利用莫言的名气,做着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的事,他称自己晚熟(其实以前是装傻),如果晚熟就是这样的话,还是不要成熟得好。
《红唇绿嘴》塑造了覃桂英这一典型形象,她精明强悍,飞扬跋扈,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小说结尾的两则“谣言”可谓豹尾一甩,简洁有力,覃桂英再怎么机关算尽也不会料到,写信毁了她锦绣前程的人竟然是她的丈夫谷文雨。
《斗士》里的武功从不吃亏,一辈子都在跟别人斗,“谁要得罪了他,这辈子就别想好好过日子了……他的仇人们,死的死,走的走,病的病,似乎他是一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一个睚眦必报的凶残的弱者。”没错,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确是一个弱者,也是一个可怜人,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从没有体会过爱人和被爱的滋味,他的心中始终被仇恨占据着,这样的一生,即使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贼指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尾来个反转,谁也没想到,从前的反扒能手,现在的诗歌编辑武英杰,竟然是一个贼。
《等待摩西》讲述了一个虔诚的教徒、忠诚的女人马秀美,无论丈夫摩西如何待她,哪怕他发达后在外地有了新家,哪怕他欠了巨额债务后不负责地玩失踪,她仍然傻傻地等待,她独自一人历尽千辛万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却没有一丝怨恨。35年后,摩西终于回来了,至于这些年他去了哪里不重要。“一切都很正常,只有我不正常。于是,我转身走出了摩西的家门。”是啊,只要马秀美乐在其中就好,“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我们总是以己度人,想当然地认为马秀美应该恨摩西,可是我们不是马秀美,也许对于她来说,摩西是她的希望,是她活下去的动力。这使我联想到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当初读时,我认为这个女人太傻了,不仅死心踏地地暗恋着渣男作家,还偷偷地生下了他的孩子。后来我明白了,她在承受痛苦的同时,也在享受快乐,爱一个人,哪怕是单恋,也能体会快乐,也好过无滋无味的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
《火把与口哨》是一个悲剧,其乐融融的一家四口在短短的半年之内都命丧黄泉,读之令人扼腕叹息。继三叔遭遇矿难后,他一岁多的儿子清泉又被狼叼走了,不到七岁的女儿清灵由于被三婶冤枉说谎而喝了农药。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对三婶来说是致命的,为了给儿子报仇,她做了两个大火把,在“我”的陪同下勇闯狼窝,把狼全部灭掉,然后便一心求死。人活着靠的是精神,精神支柱一旦坍塌,人就如同行尸走肉,这与是否坚强无关。电影《隐入尘烟》中的马有铁不也是这样吗?他在媳妇贵英意外去世后喝了农药。不是所有的暴击都在人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三叔和三婶婉转动听、出神入化的口哨,看来嘴也是不容小觑的乐器啊。
可以把长篇小说驾驭得游刃有余的莫言,短篇小说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两者比较,我认为短篇小说的结尾很重要,好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