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湛山寺
2024-4-8由于寺庙依湛山而建故称湛山寺。地处青岛闹市区的湛山寺,1932年开建1945年竣工,占地149亩,是一座五进布局的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群,大殿沿中轴线展布,气势恢宏,与周围山色浑然一体。是国内最年轻的寺庙之一。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交通部长叶恭绰、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以及佛学家周叔迪等人来青岛避暑时,发现青岛缺乏佛庙,认为这是人文环境上的一个缺陷。他们提议在青岛建立一处佛庙,并得到了市政府的积极支持。






湛山寺由倓虚法师主持修建,并担任第一任住持达11年,使其成为中国佛教天台宗最年轻的道场,并被佛教界誉为佛教北方丛林明珠。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首位主持为当代名僧炎虚,他创办了湛山寺佛学院,当时“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弘一法师宏开经筵,十方佛子华聚,善男信女群集,一时盛极,遐遥著称”。






湛山寺的地理位置极佳,坐北面南,北依榉林山太平山和湛山中间,南则面向大海,被群山和密林环绕,四时景色不同,尤其夏秋时节能体味到“湛山一角夏如秋”的意境。在喧嚣的闹市区,湛山寺是难得的一方净土。






去的次数多了,越发觉得,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多数人似乎并不是诚心拜佛,正如易中天所说:中国人没有始终如一的信仰,实用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需要什么就拜什么。 湛山寺随着信众的不断增多,香火越来越旺,而且年轻人占据了主导地位。






湛山寺以其独特的位置优势在现代都市中,闪现着她圣洁的光华。从湛山寺的山门向大海的方向望去,在云雾缭绕之中,青岛市的最高建筑海天大酒店,就像三柱香为湛山寺点燃。不熄的青灯和千古禅心的叹唱,让现代的人们体会着一种神秘的感召和不朽的悟解。

(作与2024.04.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