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一梦到汴梁

从山东的最东南角出发,一路自驾向西,中间第一个歇脚地是刚出省的开封。

早餐选择的是张哥丸子汤烧饼,这是一个老字号,绿豆丸子炸的很干,泡在汤里半软半脆,烤肠烧饼有点像掉渣饼,里面有鸡蛋和香肠,配丸子汤正合适,只是我觉得可能略咸。

吃完早饭就驱车到开封博物馆,新馆建在了城西,和其他一些景点不在一个方向上。

老馆是在景区集中区,但已不对外开放,1992年时还发生过建国以来最大的盗窃案,警校学子黑化变成盗贼,一夜盗走6亿,拍成的电视剧,比现在的一些悬疑剧都好看多了。

进入馆内,背身有一个大时钟,表盘上从中央依次螺旋向外标记处开封历代以来所使用的名字——老丘、启封、仪邑、大梁、浚仪、陈留、开封、梁州、汴州、东都、东京、汴京、南京、汴梁、开封。

正面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瑞鹤图》,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原画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里的是复制品,但仔细思量,正月时节怎会有仙鹤?这一幅景象会不会就是宋徽宗的自导自演呢?

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16个展厅,其中12个为基本陈列,系统讲述开封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明,4个为专题展厅,要想全逛完一上午的时间都很紧张。

我就看了个大概,有一些还是很有冲击力的,比如这个宋代水运仪象台,等比例复制出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样子,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元祐年间(元祐元年为公元1086年),距今900多年,是一座集计时报时、天文观测和星象显示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天文钟。

开封府题名记碑,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园1105年)闰二月八日,共计146年间历任的府尹名录,碑文共有183人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府衙长官题名记碑。

原碑字迹已不清晰,但利用现在的3d技术,还原了所有的字,这里碰到了志愿者讲解,讲了很多知府故事,比如我们熟知的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蔡襄等,都做过开封府的长官。

开封城是个城摞城,龙亭一带地下3-12米处,上下叠摞着6座城池,其中3座国都、2座省城、1座中原重镇。

而这块不起眼的北魏郑胡墓志砖,确认了启封城到开封城的演变。春秋时期,郑国在此筑城,取“启拓封疆”之意,故城初名“启封”,在汉景帝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故名开封。

北朝孔惠超石造像,石灰岩雕刻,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立像,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是河南现存最完好的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之一。

唐三彩抱鸭女俑瓶,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极具生活气息,最特别的是它将人物俑、动物俑和器物俑融为一体。

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钧瓷挂红,价值连城",宋代钧瓷窑变以紫色、红色最为难得,这个碗口处一大片玫瑰紫斑,是宋代钧瓷窑变技艺的典型代表,是宋代精品瓷器之一。

北宋“大晟夷则”铜编钟,又是宋徽宗铸的,宋徽宗干皇帝是不太行,但在文娱方面确实有独到的天分。这个钟已经是标准音律,如果说秦始皇确立“书同文、车同轨”,那宋徽宗铸造大晟编钟确定了“音同高”。

嘉祐石经《礼记》残石,十分珍贵,经文用篆、真二体书写,故又称“二体石经”。

金代科举与女真进士题名碑,金代一朝共举行过四十余次科举考试,取士达万余人。金宣宗迁都南京(开封)后,也在这里开科取士。

逛完博物馆,午饭也要吃个特色。在我心目中,河南烩面的味道还是无可替代的。

下午要打道去开封府,快到开封府的时候竟然看到了延庆观,我虽然不知道延庆观是干什么的,但是处处能看到延庆观炸鸡。

开封府节假日的人还是很多的,停车场都停不下,我根据指示牌开到了开封府二期正在建设的停车场,看到这个项目,我也是惊呆了,这种历史地标竟然也能有二期?

北宋的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一百六十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没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

只有亲王、太子等担任该地长官时,才称府尹,其他人不行哦。比如太祖赵匡胤时弟弟晋王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后来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几乎成为皇位继承人专属。

所以如果说包拯是开封府尹或者开封府知府都是不对的,他只是权知开封府事。

潜龙宫,是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赵恒(北宋第三位皇帝)而建造。为什么称之为潜龙宫,因为赵恒在当皇帝前曾在这里担任开封府尹。注意两个狮子,一个开口一个闭口——开封。

其实整个开封府已经被黄河水倒灌淹没,这里只是原址复建,在这里挖出的开封府题名记碑放在了开封博物馆,景区碑亭里的碑也是一个复制品,但这依然不影响我们能感受到天下首府的威严。

开封府楼堂50余座,作为古都的心脏,总会引起几多瑕思神往,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来到开封,想找到古都的样子,却鲜有地上建筑能够保存,铁塔是为数不多的地面保存完好的建筑。

其实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塔,而是一座由琉璃砖建成的高塔。因为这座高塔在远处看近于铁褐色,所以人们称其为铁塔。

我很喜欢登塔,现在很多古塔为了保护都不允许登塔了,这次去正好碰到在维修,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作为首批国保单位,总是有些情结。

铁塔的遗憾幸好有繁(po,二声)塔补足,铁搭和繁塔是开封仅存的宋代地上建筑,不能错过了铁塔又错过繁塔。

繁塔在一片村子里,当穿过杂草丛生看不到前路的崎岖泥泞之路,豁然开朗看到繁塔现身时,那种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开封的汴梁八景中曾有"铁塔行云"和"繁台春色"二景,前者是说铁塔之高,后者在讲繁台春天之美。

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因建于繁台之上,故名繁塔。

繁塔初建时九层,高约76米。在明初被拦腰截断,现仅剩三层,通高约36.68米。塔身内外镶嵌7000余块佛砖,一砖一佛,非常壮观。

由于建塔时间长,刻石多,繁塔内刻经及题名题刻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北宋初期都城开封楷书的书写原貌。

繁塔每层设塔心室、佛龛,一层南部塔心室为礼佛的主要空间,内部佛砖精美,保存情况较好,且下部有地宫。

回到古城区,由西门大梁门而入,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还正巧碰到古装表演穆桂英挂帅。

选了一家老字号吃晚饭,这家锅贴始创于清朝光绪8年(公元1882年),是开封较早的地方名吃。

但我没有点锅贴,吃了一些别的没有吃过的东西,桶子鸡、炒凉粉、羊肉炕馍、杏仁茶。

开封城墙全长14.4千米,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

开封城墙数圮而复、不绝传承,历经战乱和黄河泛滥,现存的城墙之下叠压着5层古城墙,这才是最能体现开封城摞城特点的地方。

因散步走到了西北门金水门,便从这里进入,可以看到这个门有着北宋非常流行的装饰形式——彩楼欢门。

这种完全仿古的景区就需要人多才热闹,特别是晚上,徜徉其间,令人有种“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王员外家的高楼十分显眼,白天会有抛绣球招婿的演出。

对照原图可以看出这是一家民宿,叫做“久住王员外家”,透过楼阁窗户,可以看到房间内部的一些陈设与家具,其中有桌、椅、衣架、箱子,案头有笔架、花瓶,墙壁上还挂着一幅书画挂件。

王员外家对面“孙羊正店”是最豪华的大酒店,主楼三层,还包括多幢楼宇和不少厢房。

真的是1:1复刻,这才是适合中国宝宝的沉浸式乐园。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这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所描述的北宋开封繁华的夜市场景。

来夜市就不要去大酒楼了,找一些老开封、老字号、老味道,豫菜可是中国第一个菜系,而开封就是豫菜的发源地,在吃这件事上,开封足矣领先全国一千年。

上善门是清明上河园中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宏伟高大,庄重威严,在《清明上河图》中它既是出入开封的重要通道,又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界线。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

虹桥横跨“汴河”,其势如虹,上可走马过人,下可载货行舟。

从虹桥码头上船,在此刻,满足了我对宋时的全部想象。

“虹桥影落浪花里”,游船赏灯一定不能错过。

笙歌管弦,歌舞升平,北宋怎能不是最富庶的时代,开封怎能不是最繁华的城市。

北宋中晚期的开封人口最高达到150万,而在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比如巴格达、罗马、伦敦,城市人口都只在4万到20万之间。

当时的开封市民,有着便利的城市生活,而且北宋没有宵禁,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夜生活”,是从开封起步的。

著名的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那时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今天的商业一条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等都可以找宋朝找到源头或雏形。

但这种富贵迷人眼并不完全是自由生长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帝都开封看成一座纯消费型的城市,它的活力的源头是权力集团的极尽奢靡,它的繁华背后是全国税赋源源不断地输入。

思绪在游走,回到眼前的景象,非遗项目打铁花的璀璨,不正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极致美景。

开封的市花是菊花,中国第一部《菊谱》就是在宋代问世,现在正值菊花花期,赶上了清明上河园第十二届国际菊花展,看到鲜艳夺目的菊花,闻到沁人肺腑的花香,感受到了开封的另一种阐释。

还碰到了“嫦娥”带队“萌兔巡游”一起赏月,10几只可爱的大胖白兔蹦蹦哒哒太可爱了。

最后走到了正门,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巨幅浮雕影壁,按照原图雕刻成图,浮雕全长23.33米,宽2.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浮雕。

门口有个主题邮局,只是太晚已关门,无法向自己寄出盖有开封邮戳的明信片了。

景区里还有一些充分利用的空间,作为一些展览,比如这个古灯博物馆,小老鼠上灯台果然是有历史的。

还有很多演出,购买实景演出的票可以含大门票,非常划算。

出了景区,仍还沉浸在画里,沉浸在宋里,看到御河,想起这3800米的汴河漕运,映射着汴梁城的华丽倒影。那时的漕运码头货船罗列,脚夫忙碌着,楼船往返,人声鼎沸,—派盛世景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开封因黄河而起,也因黄河而衰。汴梁烟云梦一场,千年以前,它是极尽繁华的大宋都城,时光荏苒,辉煌一去不返,开封人选择坦然接受这无可奈何的衰落,但这座古都的文化印记是抹不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11 投诉
行走中国
本专集共有 37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10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爱上这座城
唤醒你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提起这座城市,你会想到什么?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创作 163 粉丝 25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