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脚下

我于今年4月25日至5月8日,做了一次西欧旅游。一通下来,肤浅而笼统的感觉是人文艺术最经典的是意大利,法国;自然风光最旖旎的是奥地利,瑞士。身临不身临的区别,跟在现场还是在电视上看足球,听音乐会的感觉类同。当你置身于那些辉煌的建筑,璀璨的艺术,无与伦比的风情,只有瞠目结舌。顶多一车人一路上只有一个感叹词,哇!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语言能够表达对人类先祖的聪明才智,伟大创造的赞佩。尽管我之前已有北欧行做铺垫,但那又怎样呢,这种震撼仍然强烈,剧烈,猛烈!经久不衰! 这种激荡之情,直至旅行第八天5月2号进入瑞士地界,才渐渐转为另一种心境。在那个阿尔卑斯山脚下,确切地说导游一宣布明日进入瑞士行程,我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人的影子。 G静敏,我初中同学。圆圆的月亮脸,黑黝黝的,两弯淡淡的眉毛,细长而有点微肿的笑眼,笑起来俩酒窝衬着俩小虎牙,本该是一张天真可爱的娃娃脸,却因一双勾魂眼与风情染上关系。她笑起来很羞涩,但那羞涩与一般少女的羞涩有微微差异。又因为她长着一副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惹火身姿,相比尚未发育起来的大多数女生,她平时总腆着高耸的乳峰,而跑起来那乳峰像两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后来就有人传说她在小学时曾被男老师猥亵过,女孩子的乳房只有被男人摸过才会长得那么大。这个传说在班里迅速蔓延。而我对此晚熟又迟钝,直到她自杀未遂,老师召集班委会时才了解上述情况的始末。 现在想来,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对异性既向往又好奇,但因封建教育制约,表面上还要显出很隔离和排斥的样子,把自己装扮成圣洁的卫道士。有男生甚至模仿她腆着胸忸怩作态地从队伍中穿行而过,惹得众人轰堂大笑。敏于是被同学,特别是男同学视为异类,备受歧视与孤立。是的,只要有人群,歧视便无所不在。小到人与人,中到宗派与宗派,大到种族与种族。于是就有希特勒杀害犹太人的二战。那时在学生间特排斥两类女生,一种貌似社会化,形象举止超出学生常规的,一种是学习虽好,但特能跟老师谄媚,打小报告,挑拨是非的。毛时代就这点好,僧妓匪特虱子臭虫老鼠麻雀都能肃清得一干二净,所以校园霸凌基本是不存在的,但这种孤立甚至比霸凌更令人无地自容。我少年怀有一颗锦绣心,总无原由地同情弱者,好像自己多么有能量多么强大似的,其实一点也不,甚至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俺娘说哩,谁倒霉你凑近谁。我就在那时不合时宜地去她家看望她。她父亲是个普通工人,母亲的腰已被病痛折成了直角,她下面还有3个年幼的弟弟…我去她家时,她父亲一脸愁苦,她母亲艰难地从低到90度的脖子上抬起头,朝我苦涩地笑了笑,那嘴唇是黑紫色的。她一定是知道了她女儿的遭遇,却爱莫能助。无论如何这不是她的错。我们一直未谈论过这个敏感的话题。但后来据我所知,很多女人一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骚扰和侵犯,并成为众矢之的。女人遭受欺侮,不被同情,反遭嘲弄,承受双重痛苦。这真是个悖论。 不久后,一场浩浩荡荡的文革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敏好像脱胎变了个人,异常活跃。因没有交集,也只是听说。一般被压抑或孤立过的人,遇有机会都会咸鱼翻身吧。我因文革初期就被查出父亲莫须有的历史问题而遭冷遇,所以只短暂参加过文艺宣传队,很快就当了逍遥派,几乎与班里同学以及外界断绝了一切往来,直至上山下乡。 大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和敏先后借调到下乡所在的公社,曾在一个炕上睡过一段日子。那时她经常不由自主地眼神里流露出神秘的希望之光,或咬住嘴角压抑不住地泛起娇羞的微笑,或有时对我欲言又止,令我莫名其妙。现在回想起来,她的那些眼神与微笑,是由她经常收到一封封来信而引起的反响。 直到我们成婚的年龄,她带着一个年轻人到我家里,介绍说,这是我爱人。我打量过去,哦,好一个青年才俊呢。于是,她揭开了谜底。原来我回家当逍遥派那会儿,她脱离了班级同学,只身闯入东北大学(之前叫东北工学院)校园,与大学生们一起革命造反。那时东大在整个省城造反是出了名的,文攻武卫,血雨腥风。我家离东大不太远,经常听东大学生在广播车里播送一首首慷慨激昂动人心魄的诗篇,随之是枪林弹雨,是遍布校园西侧的一座座坟坣…敏就在彼时彼校与那个青年才俊发生了爱情,且一直保持关系七八年,直至返城结婚。从这点看,她还是早熟而又有主见的。 80年代初,敏再次来我家,这次是来道别的。她爱人于瑞士某大学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她马上要带孩子去瑞士与丈夫团聚了。依稀记得她来过一两封信,信里讲了点中西差异,说中国可以几代人同居一室,但在瑞士是不被允许的,还说在中国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她到那里又偏得了一个女儿…她提到阿尔卑斯山了吗?不记得了。从此杳无音信。我们班在若干年后建微信群时颇费了一番周折找到我,但没多久我便退群了。据说也曾下力找过敏,始终未果。 我们在瑞士只逗留了一天,游览了“最瑞士”的卢塞恩和因特拉肯。我对因特拉肯的印象较深,这是一个位于两湖之间的充满浓郁英国风情的湖滨小镇,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能仰望阿尔卑斯山的曼妙身姿。我们在盛放着繁星般花朵的草地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望那两座山峰以及山峰之间的凹谷,太阳将白雪皑皑的山峰镶上金边,又通体洒下万道金光。那峰,称少女峰。冷峻,凛然,宁静,圣洁。连太阳也不能将雪融化。而我在冷冽而清香的阿尔卑斯山脚下,似乎闻到了敏的一丝气息,因之回忆了这么多。却跟这环境不甚相合。 因为亲身实地来过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感受到那阳光,风,山,湖水,羊群和人,就感觉看过的电影和小说都有了质感,活了起来,在心里活起来,而不仅仅是眼里的画面。我在山脚下的一个教堂流连时,遇到一群白人信众,大多是老年妇女,她们都非常祥和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轻声地谈笑。一点没有二战的阴影。不像德国,一看城市就知遭遇过战火的摧毁,几乎没有古迹,全是重建的偏执而刻板的建筑。瑞士是永久中立国,幸免二战的侵犯,所以保留童话般的美好。我想像敏在这里的样子。 2023.10.11金秋 于青岛舒安阁 题记:保洁员来清扫房间,不敢看她登高擦窗;因安已长成大猫,原来能钻进的已钻不进,很是愣怔了一阵,只好躲到卫生间里,我正好就坐在马桶上陪他,心生灵感,随手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008 投诉

已有93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大雪无痕
创作 66 粉丝 525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