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剑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9月7日 2023

《橡树游记》之《在彩云之南(五)双塔耀芒市》

— 原创 —

……这一望啊,只见一座被浓密树木托拥着半隐半现、好似浮动在云天之间的月宫般的……银塔吸引了我,看它那如梦如幻非人间的感觉,除了美,便是不真实,站在这大太阳下能与它产生联想的,唯有关于星月的童话与诗句。…… *** *** *** *** *** *** 文字:橡树 图片:橡树华为手机随拍 音乐:纯音乐

《橡树游记》之《在彩云之南(五)双塔耀芒市》   文/橡树 在和顺悠游两日,看芒市降温了,这才有了走的打算。但十年前一锅柴火焖饭的美好记忆,还是让我们专程来到北海湿地农家寻味。当那一锅被柴火慢慢舔熟、混合着大米火腿土豆青豌豆……香味的铜锅饭端上桌,不用一汤一菜,每人便可干它个三碗两碗,更何况还有油炸小虾新鲜蔬菜,直将这午饭吃得心满意足方才起身向前。 五月执掌方向盘的好处,是旅途中常常避开高速专走国道省道甚至县道村道,从而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景,此时,国道219成了不二路选。 汽车随蜿蜒起伏的山路穿行,窗外是森林、农田、茶园、村庄变幻的景。天气时阴时晴,云雾时浓时淡,不时露出摩登蓝的天,拼图一样,那画面真是清新清亮又清雅。大大小小的茶园成了林中静湖,将它春天般的嫩绿尽藏于高树之下,有茶农正全家老少齐上阵,用修枝电锯横扫茶垄,无论新枝老叶,全用塑料布接了。阳光从云缝漏下来,追光一样打在修剪齐整的茶园上,那茶的嫩芽得了光的照拂,一时满园生辉斑驳如画,让人相信,那画里,定然住着小精灵。国道虽在地面,但夹道林木相蓬成拱的感觉,完全像行进在一个个森林隧道。钻出来,满眼是层次丰富的绿、草木摇曳的姿,听到的是鸟语,嗅到的是草香,行在这样的路上,怎么会赶路呢? 当芒市坝子那一大坝绿油油的稻田再次入眼,当大金塔大银塔隔着稻田与城市再次与我遥遥相对,芒市,这个傣语名为“勐焕”的德宏州首府,我们真的来了。 看时间不到四点,天气也完全转晴,先去哪里呢?当然是金光闪闪的“勐焕大金塔”了。 从坝下到山上景区停车场,最耀眼的“勐焕大金塔”就端座于咫尺的雷牙让山顶,钟型主塔高耸入云,玲珑群塔层叠护卫,那参差错落的美感,给人以王宫般的华丽。这样的直觉一点没错,此塔原本就采用的是南亚傣王宫建筑风格。站在金塔前,想一般这样的标志建筑,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不曾想,眼前这“勐焕大金塔”,距离2007年建成才短短的16年!16年,似乎不够滋生出多少故事,倘若你据此以为这“勐焕大金塔”只是凭空新添一景,那你定会从风声里听到“呵呵”的轻笑声。 海拔1079米的雷牙让山,传说“释加牟尼”佛生前转世为金鸡时曾生活于此,佛涅槃后数百年,佛弟子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为此,山上野草都为之让路,因此便有了“雷牙让山”之名。对于这样的佛教圣地,山上怎能没有佛塔?当然有的,可惜毁于二战。而市区也曾建有勐焕大金塔,只是1966年不知什么原因坏掉了。这在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地区的人来说,没有佛塔就跟夜晚没有灯一样,于是2004年决定两塔合一重建,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勐焕大金塔”。新塔不仅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也是亚洲第一空心佛塔,内藏佛舍利,毫无疑问,从此成了傣族人民的心灵圣地。 从金塔所在山头向来路回望,这一望啊,只见一座被浓密树木托拥着半隐半现、好似浮动在云天之间的月宫般的……银塔吸引了我,看它那如梦如幻非人间的感觉,除了美,便是不真实,站在这大太阳下能与它产生联想的,唯有关于星月的童话与诗句。于是加快脚步,直往银塔景区奔去。 银塔与金塔虽然同样坐落于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但却是两个相对的山头,修建比金塔稍晚的银塔景区,除了山顶的银塔主塔区与花海区,还在山下建了配套的手语区、正觉广场区、塔影广场区,因此更具观赏性。 买票,沿地上莲花石刻指引一路进入手语区。虽然我不是教徒,对佛教也知之甚少,但它传递的美与慈悲似乎能跨越一切障碍,不信?当你看那一双双代表无畏、说法、禅定、降魔、施愿……的手印由一座座小型尖拱中伸出,其舒展的形态、优美的姿势,无论时空过去多少年,佛、菩萨手中传递出的智慧与力量,你都能感受到。有许多女游客甚至换了傣族服饰带了专业摄影师进来,在她们心仪的每一个地方留影,与佛结下短暂而美好的一缘,广场石壁所绘一叶巨大菩提上的佛眼作证,觉悟与慈悲是他照向人世的两束光。 坐观光车一路向上来到银塔主塔区。 没想到,从下面遥望到的纤秀可人的钟型塔尖,及至跟前,才发现竟然是座银色的宝塔山!看它由下往上层叠筑垒巍峨庄严如雪域神山、其上群塔参差错落环绕似群峰竞秀,你不得不惊叹:世上竟有如此清雅的建筑?此时站在正东方向逆光仰望,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剪影般的银塔变得更加不真切。而最奇妙的是,当我的视线抛向塔尖,这时偏西的太阳也正好与之相对,于是在我眼里,那西天的日影顿时成了镶嵌在塔尖的明珠瑰宝,在它举世无双的光芒照耀下,一时塔身隐去,世界隐去。绕塔而行走出阴影,被阳光洒满的银塔焕然一新,白云像它呼出的气体,而它像白云凝固的须弥,以它供奉万尊佛像、灵性舍利,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拜过佛塔,下山来到孔雀湖畔,消落带高得让人心惊,孔雀湖的瘦早已超出衣带渐宽的范围,露出十足的骨感。除湖心尚存余水还泛着绿波,两头早已是沙洲裸露浅水如溪,水绿沙黄以各种不同形状相互交错,自动生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这样的情形倒成全了垂钓者与水鸟,他(它)们各自为阵融洽相处,水中鱼儿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终于累了,找个酒店住下。入夜,听九点报时的钟声响起,没想到,紧接着响起的,竟是“东方红”乐曲!这是什么仪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它将我瞬间拉回到熟悉又遥远的记忆里,并由此入梦。 第二天上午,先去了五月感兴趣的综合市场,因为大多数人坚信,如果要快速了解一个地方,大略没有比博物馆更好的了,但如果想快速融入一个地方,大概非菜市场莫属。我不反对这样的观点,但因了对做饭这个事情的漠然,因此连累到对菜市场也热爱不起来,更何况在这些地方,很多当作菜的植物,你根本就没见过,纵然好奇,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一转便出来,问市场管理附近有什么当地特色手工品没?态度非常热情,答案一片茫然,于是只好随街转悠。 芒市街道与瑞丽一样的亚热带风情,转着转着,突然,在一众生活用品商铺里,挂着我从未见过的大果荚,像电脑上将一个豆荚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大到豆如大象棋、荚似长弯刀,我被它迷得兴奋不已。问其名,说是巴豆。巴豆?以我少时习的那点本草来看,巴豆属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像桂园样一摞摞结在枝头的,怎么可能是它?眼前这物,一看就是豆科植物嫡亲的血缘,它到底是什么呢?管它是什么,先买它三两个再说。 见识到达不了的地方,互联网可以,于是以“世上最大荚果”搜索,先看跳出来的图片,竟完全吻合,这才知它学名“榼藤”。不解其意,倒是那叫着“过江龙”的霸气别名,一下便将它藤长数十上百米、果荚最长可达两米的气势显露无遗,越发的爱了。再查“榼”,其实是泛指盒一类的东西,说是只要将榼藤豆子掏空后以壳当盒,用它来存药品,能放数年而不坏,如此说来,这“榼藤”的称谓真不是虚的。别以为榼藤只能做药的包装,它其实全株上下也是药,但有毒,入药必须经过专业的炮制组方,内服如“七味榼藤子丸”,外用种皮研廓成软忤可治皮肤瘙痒、湿疹和疮疡溃烂不愈等。不但如此,其叶还可代肥皂,其茎可造纸,又因其扭旋的神奇美感,竟然成了别致的花材。硕大的种子,不但色泽美观,且外壳坚硬耐磨,于是成了加工平安豆、挂坠和车挂的原材料,也是物尽其用啊。 从市场出来,搜芒市市内景点,说有树包塔,想那得是多小的塔?那得是多大的树?于是跟着导航一探究竟。 目的地在一路边小广场,只见一棵参天古树屹立于半人高的八角石基上,待走近,认出它是一株美丽的菩提,其十层楼的树高、与近千平米的冠幅,让人不得不敬仰它生命所示的力与美。当我们的视线落到树身下部,你会不由自主的惊叹起来,惊叹它盘根错节之间,那些佛塔常见的彩绘、石雕、佛龛、佛像与小金塔仿佛从木心里生出来似的若隐若现,这样的情景,自觉与记忆中的吴哥、吴哥中的塔普伦寺重叠。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缘分,两百多年间,一座塔、一棵树竟然从伴生到融合,在毁灭与创造之间轮回,并最终呈现出这奇特的景象。 时间不觉近午,去西门大院吃了改良版的傣家饭,赶在芒市再度升温前逃往相对凉爽的大理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继续走起! 2023-6-29于芒市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893 投诉
橡树游记
本专集共有 187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散文随笔
文字下午茶,在文字里感受你的温度。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茅剑
创作 329 粉丝 242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