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培良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8月27日 2023

诺亚方舟的碎片

— 原创 —

亚美尼亚面积不到三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其中40%居住在首都埃里温。

亚美尼亚盛产白兰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得它酿造的白兰地闻名于世。

从塞凡湖行驶近一个小时,道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路两旁的建筑也慢慢连成了片,埃里温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密集的沿街商铺,高大的行道树,淡定悠然等公交的人群,活跃在街头的老爷车;阳光交织下的埃里温,自带着某种怀旧感伤的情绪。

埃里温是座老城,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是一座新城。

1920—1940年代,在本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亚历山大·塔马尼扬的主持下,埃里温一跃拥有了现代工业与文化中心的都市格局。

作为首都,埃里温被当地人称为“倾国之城”。亚美尼亚人倾尽全力来建设发展埃里温,使之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示范城市。

市中心自由广场上的歌剧院是埃里温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巍峨壮观。

夜色中的共和国广场,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四周巍峨的建筑,有博物馆、政府机关和豪华酒店;广场上是纳凉休闲的市民与游客,气氛热烈而恬静。

博物馆门前的雕塑,展示着亚美尼亚的历史,极富艺术想象力。

瀑布式的埃里温阶梯是城市最著名的地标,也是整个城市的制高点,设计建造于1970年代;它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叫“社会主义大阶梯”。

站在最高层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时,隐约看得到天边巍峨的亚拉腊山雄姿。

长长的台阶一路向上,而阶梯的内部,隐藏着Cafesjian艺术中心。

每一层上,是来自世界各国艺术家对生活、命运、世界、思想、未来的深度思考所带来的具象作品。

这样的城市地标作品,无论放在世界的哪个城市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埃里温的大部分建筑以当地盛产的红、粉、白各色火山凝灰岩石建造,城市的主色调是粉红色。

当地人喜欢用鲜花、绿植来点缀美化环境,给城市添加了天然悦动的色彩;也让埃里温平添了几分和谐悦目、老派温情的浪漫氛围。

亚美尼亚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埃里温的建筑风格依稀保存着东欧与苏联的交错结合,营造出一种“社会主义新潮时尚”的感觉。

年轻人与孩子们在享受着生活,一切是那么的悠闲而充满活力。

但我分明从年长者的眼神中,捕捉到谨慎优雅中的一丝窘迫与忧伤。

一部亚美尼亚近现代史,就是这个民族的屈辱史。

1915-1917年,奥斯曼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驱逐、关押、进集中营等人类历史上 罕见的种族灭绝事件。造成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更多的人流离失所,给亚美尼亚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改变了亚美尼亚民族发展的进程。

三年前最近一次与邻国阿塞拜疆的战争,同样以战败割让土地而告结束。

我们来到埃奇米阿津主座教堂,这是亚美尼亚第一座教堂,有“耶稣降临之地”的意思。其地位就像是亚美尼亚的“梵蒂冈”。

教堂的宝物馆存有诺亚方舟的一块碎片、圣矛与真十字架,还有千年前彩绘的福音书。身临其间,犹如在阅读一部基督教历史书。

靠近土耳其边境、被亚美尼亚人敬为“神山”的亚拉腊山脚下,有深坑修道院。

这里是亚美尼亚重要的宗教圣地,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徒格里高利曾被囚禁于此13年,靠着奇迹活了下来。

从深坑修道院远眺,巨大的十字架正对着亚拉腊神山,山顶皑皑白雪如无边的圣光,沐浴着整个修道院。

但这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今天属于土耳其,亚美尼亚人只能望山兴叹。

神山下的亚美尼亚国旗与十字架,孤独地与修道院怆然相对、默然无语。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有了亚美尼亚。”

但上帝帮不了亚美尼亚,诺亚方舟同样救不了亚美尼亚。

这个忧伤与人文结合的国家,数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洗礼和异族统治,在历史风雨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这也是它的宿命:被摧残、被灭国、再重生,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734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邢培良
创作 183 粉丝 139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