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东交民巷也是比较熟习的地方,只是退休以后,就比较少去了。近日经过东交民巷,才赫然发现,那个原来属于东交民巷小学礼堂的建筑,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并对外开放了。
圣米厄尔教堂,又称东交民巷天主堂,是北京城区最小的天主教堂,为法国高嘉理神父创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圣米厄尔教堂为哥特式风格,立面为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玫瑰窗和壁龛装饰,主体建筑为高二层。

圣米厄尔教堂造型上别具特色,是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对研究清代的天主教建筑有重要研究价值 。


圣米厄尔教堂正门上方为教堂主保天使圣米厄尔(大天使米迦勒)的雕像 。


2019年圣米厄尔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并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


教堂建成至今100多年,历史很短,规模很小,小巧精致,市区少有。因为在义和团运动之后,从没有被烧毁推倒过,也没有被重建翻修过,是原汁原味的西式老教堂。

1998年6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在北京期间,曾经选择了圣弥额尔教堂望弥撒。
除了安全原因之外,可见这座小巧精致的教堂影响力。








东交民巷是清末的使馆区,周边几道街巷都遍布着外国使领馆官邸、银行、兵营、教堂、俱乐部的旧址。大都都被国家最高政法机关和北京市最高行政机关使用,安全保卫工作比较严密,过去匆匆走过可以,更不好拿相机对着拍照。而现在己经成为拍婚纱照的打卡地。












没有想到在东交民巷里竟然还有如此典雅的色彩!



时尚、和谐的彩色墙面,为威严机构添加了一份温柔。














东交民巷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故事的地方。走走看看可以,但许多敏感地带也不宜过多详细的了解和拍照。只是顺路走了东段,没有向西漫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