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3月5日 2023

逛葭沚老街,寻找家的感觉

千年前,一处狭长的滩涂上长着一丛丛的芦苇。

滩涂连着椒江,椒江奔流入海。

潮涨潮落,天长日久,江水带来的泥沙让这片滩涂的面积慢慢地增大,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兼葭苍苍,飞鸟栖息的地方。

这个地方叫葭沚,意为处江海之滨,境内沼泽密布,芦苇丛生之地。

漫长的岁月里,这片芦苇飞鸟之地,只有简简单单地搭着几处茅庐,零零散散地住着一些靠出海捕鱼为生的渔民。

后来,随着居住人口的增长,渔货买卖的增加,这里商业氛围渐浓,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条街,这条街被当代人称为“葭沚老街”。

葭沚有街的历史有多种说法,一是说源于先秦时期,盛于唐宋。另一种说法是早在明清,这里就巳是商贾云集。也有说葭沚老街形成于清朝中期。

不知道哪种说法贴近真实的历史?不过我们从那些现存的老宅院来看,从当地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口述中得到的信息,葭沚老街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那是三个手指头捏螺丝——笃定。

今天,昔日的“葭沚老街”,这条被车马行人磨得坑洼不平的青石板路,街坊邻居们看惯了的商铺里的长板门,店铺墙角上驳落的商号字体,以及由廊檐屋柱上的“牛腿”、斗拱等木雕构件与砖石所构成的,具有明清时期闽北建筑风格的老宅庭院,随着台州市主城区的建设发展,巳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保留一些老宅旧院,让老街延续“血脉”,让游子记住乡愁,让后人回味漫长岁月中这里的悠久历史,或许是建设葭沚老街工程项目考虑时的初衷。

现在重建后的“葭沚老街”不是一条长长的传统意义上百家商铺相连,车水马龙的一条街,而是在原址建设了一处新房与旧宅共存的休闲场所。

我绕过假山,迈入一座高高的石牌坊后,看到道路两旁座落着许多座漂亮的仿古建筑。供游人休闲的茶馆、美食店等,让人在这里愉快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当年从老街上拆下来的一些有年份,有艺术特色的建筑构件和古老的家具,被陈列在展厅中供人参观。

最让我喜欢的是仿古建筑群后面的小街小巷内,那十几座被保留下来的原汁原味,复旧如初的老宅院落,它们被十分巧妙地分布在小河、拱桥、长廊、门墙之间。

一条弯弯的小河,出现在老宅门前。

小河的岸边泊着乌篷船,让人想起了在桨声灯影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儿时的几多回忆。

这条弯弯的小河,使人想起船上的漁火,夜半的钟声,十五的月亮,曲折的小桥等等故乡往日的故事。

这些处于高墙大院内的老宅,有的紧闭着大门,一对铜门环上拴着一条锈迹斑驳的铁链,挂着一把大锁,让人不得入内参观。有的虚掩着大门,游客可以推门入内随便观看。

走进这里的老宅,你会听到脚踩木楼梯地板上发出的“咚咚咚咚”的响声。

在这里推开木板门窗看世界,你会听到“吱吱嘎嘎”的声响。

身处二楼的窗户边上朝下看,你会看到灰黑色的瓦片如鱼鳞般一层层地从高处向低处铺展开来。你还会看到高墙深院石板道地四个角落处屋檐下,盛“天落水”的陶土烧制的大水缸。

这些具有明清时期闽北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的老宅,无论是栋梁、廊柱、窗花、斗拱、柱础、台阶、门当等等,都体现出当年工匠精堪的手工艺术,让人看后叹服不已。

在老宅庭院里信步闲逛,我看到墙角处几株修长的竹子,眉毛般的叶子在春光里翠绿闪亮。

我发现窗棂处伸出一枝红梅,粉色的花朵映衬着浅灰色的墙壁。

这些画面让我看到这里青砖黑瓦的老宅庭院显示出的生机,透露着几分江南泽国的秀美之气。

逛了这里的小街小巷,看了这里的老宅庭院,我好像寻找到了“老家”的感觉,又似喝了一壸陈年的老酒,微醉、畅快,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065 投诉
我的糖水推荐作品
本专集共有 47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乐山乐水
创作 201 粉丝 43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5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