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沈阳故宫

东北行的首站是沈阳故宫。我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了。前一次则是在2015年的夏天,沈阳故宫恢弘大气皇家风范。经过这些年的修缮维护,沈阳故宫更加焕然一新,英姿焕发。沈阳故宫又称盛京故宫,是清代初期。曾住过三位清代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和福临。位于沈阳古城区中心。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完成于1783年耗时158年。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是仅存的宫殿建筑群。1644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被称为“陪都宫殿”,是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的行宫。沈阳虽然占地仅是北京故宫的六分之一,但是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古朴典雅的文溯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就让我们慢慢的参观品味这些宫殿亭台楼阁。 首先看到的是大清门。大清门建于清太宗天聪初年,开始只按通常的习惯称为“大门”,到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用与新国号相通的“大清”二字来命名这座皇宫大门。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黄绿两色的琉璃屋顶下的雕梁画栋,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可称为靓丽斑斓的艺术杰作。

大清门对面成角尺的两座亭子。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部分。分别对应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的建筑。先从中路参观。 崇政殿是皇帝的正殿,是皇帝日常临朝理政之处。也就是上朝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很少利用。只有重大事情发生才会在崇政殿举行仪式,如清太宗时期国家的重要典礼,如元旦和万寿节庆典,皇子娶妻公主下嫁、明朝重要官员的归降等仪式,都是在崇政殿举行。崇政殿也是皇帝接见宴请外邦宾客,以及国内庆典时一些小规模的宴会会在这里举行。崇政殿外形非常富贵,殿前后红色檐柱都是方形,上部用蓝、白、金等颜色绘披肩,莲花等图案,柱顶各有一形象生动的木雕龙头探出,而且两两相对,探爪戏珠;龙身和后爪则在廊内,仿佛神龙自殿内飞出,高贵而富有生气。檐下的木雕莲瓣,蜂窝,如意等与大政殿一式,和方形的殿柱一样属于藏传佛教建筑风格。

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根据皇帝的旨意重新设计制作的,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屏风宝座各以九条龙作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一金漆,体现其唯一的使用者——皇帝的无上尊严。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北京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是康熙皇帝从古书中摘出,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御座前后的饰品精致珍贵体现“真龙天子”临朝理政更具庄严神圣的气氛。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在这里接受群臣的朝贺叩拜,庆祝自己祭陵大典的成功。

崇政殿的背面。

冲政点两侧的左翊门和右翊门。

凤凰楼。位于中路崇政殿北的高台之上。是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住之处。按照满族人故去在山里居住的风俗,部落里的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有力于了望。迁居平原城市之处他们依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特意建在筑起近四米的高台上。这种宫高宫殿的情形与北京“殿高宫低”正好相反。这也是沈阳故宫因满族风格而形成的特色之一。凤凰楼是一座进深、面宽均为三间的三层琉璃瓦顶的楼阁。其下层明间是进出寝宫区的通道,前面有二十几级台阶通往台下地面。凤凰楼也想一座居高而建的城门楼。在皇太极时期,凤凰楼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的地方。由于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最漂亮的建筑物,从成立各个方位都能望得见,所以称为沈阳城著名的景观,“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列入其中。又因为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全城,所以清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来沈阳时都要登楼观景。赋诗咏怀,至今楼内仍保留着按乾隆题御笔手迹制作的黑漆金子诗匾。

清宁宫。是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之一,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瑞皇后的寝宫。

后宫妃子的生活区域。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是故宫东路的主要建筑,大政殿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为大政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雕刻精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金龙蟠柱,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内有精致的斗拱,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气势雄伟。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

十王亭。在大政殿的左右两侧,各排列着五座方亭。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则相应为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这些亭子的来历与满族独特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有关。八旗组织在当时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举行大典时,皇帝升坐大殿,八旗各级官员都各自排列在所属旗亭子前。直到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官员在此“坐班”,“朝贺”时仍是如此。在平时,十王亭则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如果大政殿是国家的“大衙门”,那么十王殿就是八旗的“旗衙门”。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文溯阁。就是藏书楼,位于沈阳故宫西路,建于1782年。建筑形式是仿效浙江宁波范氏的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当然这只是在结构上,而其具体的建造和施工仍是按照清代宫廷建筑的标准。阁的外观为两层,每层六间,宁波的天一阁是按照《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借这种观念“以水克火”,避免藏书楼失火而使珍贵的书籍受到损失,这也是文溯阁模仿天一阁的主要用意秘在。一个大屋顶下六间房屋,即是象征着“天一”和“地六”的。文溯阁建成后,七十三岁的乾隆皇帝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来盛京故宫。面对新建的书阁和收藏其中的《四库全书》感慨万千,十分庆幸能够在祖先宫殿里亲眼看到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古戏台。清代乾隆嘉庆以后,宫中演戏之风颇盛。这是一座中型戏台,为歇山卷棚式顶,四面共圆柱十二根,下为半米多高的台座。戏台周围嘉荫堂,游廊和扮戏房互相连接,构成四面封闭的空间,有利于演出时获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后花园虽然不大但是非常精致,琉璃瓦的建筑,辉煌的廊亭,还有一个云雾缭绕的荷花池,雾气蒸腾恍若仙境,荷池上面的亭子在仙气中若隐若现充满神秘感。亭子对面的小院落里红色的照壁上镌刻着仙鹤祥云,给人祥和的感觉。后花园是皇帝和皇后妃子们及大臣们游玩避暑的地方。

就是在宫外的街道也沾上了王者之气。红色的宫墙宏伟霸气,是年轻人拍婚纱照的热门场地。街上的茶馆也是雕龙刻凤,尽显富贵。

博大精深的沈阳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一天的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但是感受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恢弘大气,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摄影、文字(部分网络)、编辑、星宇 2022年11月9日作于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184 投诉
糖水日报推荐作品(二)
本专集共有 59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177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43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旅行打卡
美好风景,愿与你一起分享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星宇
创作 855 粉丝 2971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