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点染大寒至·夕晖晚照春将随~腊月初九的颐和园
2022-1-142022/1/11下午,因去海淀政务服务中心更新小客车指标,顺便开着临牌车去颐和园散个步……
从北宫门入园,苏州街晶莹的冰面上,有少许滑冰者划着冰车在嬉戏……
迎面的四大部洲,被围拢修建了有两年之久……
佛香阁山顶后门一直未开,于是不再上山,而是沿着苏州街穿寅辉城关直奔谐趣园,一路平缓省力,悠哉漫步……

寅辉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

冬日斜阳照射下的城关,仿佛披上了金缕玉衣,金光闪烁,斑驳陆离……


穿越城门洞的小路,树影婆娑,幽远宁静……

从苏州街通往谐趣园的小路,通常都很幽静。路北是蜿蜒而行的后溪河,后溪河夏日的荷花,秋日的枫红和春日的桃花最令人迷恋……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谐趣园。宝瓶型小门右侧起伏的矮墙下,一树光影令人流连……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园,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寄畅园所建,原名惠山园。乾隆在《惠山园八景诗》称:“一亭一径,足谐奇趣”,于是嘉庆帝重修时,便改名为“谐趣园”……

谐趣园不大,却布局精巧,有山,有水,有桥,亭台楼阁,点缀其间……

涵远堂在半冰半水中的倒影,明镜般清晰……



水岸对面的洗秋和饮绿在冬日暖阳中愈发清丽可人……


霁清轩是谐趣园北面的一座独立庭院。长久以来一直秘不对外。整修油饰后刚刚开放了一两年。我们来谐趣园不计其数,但霁清轩还是首次进入……

霁清轩的主体建筑与谐趣园中的主体建筑涵远堂同处一条南北轴线,两座园林,各抱地势,互有特点。谐趣园以水胜,园林环水而居,霁清轩以山胜,建筑拥山而构。一山一水,虚实相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


檐、柱上的彩画绿色底藤萝花很是别致柔美……



霁清轩的南面空间狭小,北面则是空旷开朗的园林布局……

霁清轩的南口建筑为垂花门形式,垂花门两翼是对称的圆弧形院墙。后檐围廊东西与两翼依山顺势的游廊通连……


午后斜阳在游廊中投下的光影,极尽横斜疏影之美……




朱栏画柱的四脊攒尖方宝顶四方亭,掩映在四周的苍松翠柏之中……

霁清轩的西殿名为清琴峡,西殿下的清琴峡与谐趣园的玉琴峡相通。可惜日前枯竭无水……

步出霁清轩,绕谐趣园一周。谐趣园东北角的圆亭名曰“小有天亭”,金秋时节,枫叶环绕中的天亭最美……

穿过知鱼桥前往知春亭……

立足知春亭,遥望水岸对面,谐趣园的中心建筑“涵远堂”尽显雍容大度的皇家气派……

出谐趣园宫门,听见乐农轩方向人声嘁嘁,想必是腊梅花开了。乐农轩是京城知名的腊梅观赏地之一,每年花开时节,都是人声鼎沸,比肩接踵。不过现在为时尚早,偌大一片腊梅,只有两朵花开绽放……

乐农轩坡下的两株花束,枝头开满小花,考证了一下,据说叫美国腊梅😃……

从乐农轩半山走去佛香阁……

刷老年卡可免费进入佛香阁……


颐和园后山的四大部洲开放时,我们一般习惯从智慧海入佛香阁下行。自从佛香阁山顶后门封闭,还是第一次从正门进入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立于万寿山前山,南面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其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气派宏伟……

佛香阁,这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是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阁据说是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

据说原阁在1860咸丰1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91年光绪17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是颐和园最大的工程项目……



佛香阁高约40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高台矗立,气势磅礴。这座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在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在颐和园的任何角度都能见到它的姿影……



佛香阁的光影人像😃😃……








登顶佛香阁,融化在蓝天中😃……






从佛香阁之巅,高瞻远瞩,夕阳中的颐和园景色,美不胜收……





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

佛香阁的顶上风采……

绚丽的光影,美轮美奂……

我们没能在佛香阁顶守候一场诗意的落日,因为佛香阁17:00闭门清场,只有在冬至前后才有可能在佛香阁顶守得日落,这一别又将一年……







从佛香阁下行到底右转,沿长廊向石舫踱去。沿途,徐徐西归的落日,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昆明湖冰面,为这座皇家园林增添了难以言喻的美……





夕阳光影中的长廊,如梦似幻……

颐和园的清晏舫~一艘开不走的石船,在黄昏的晚霞中,美轮美奂……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从北宫门经苏州街,穿寅辉城关,到谐趣园和霁清轩;从乐农轩的一点腊梅,到气势宏伟的佛香阁;从夕晖晚照的昆明湖画舫,最后从北如意门出园,返回北宫门停车场,集够了一天的步数,满足了视觉的享受。腊月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