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声卉影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2月27日 2021

匆匆游太平老街

— 原创 —

2021年12月23日,出差无锡、苏州,路过苏州太平镇上的太平老街,匆匆一游。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老街,还是有可以探究之处的。

太平老街位于苏州相城区阳澄湖畔,是一条沉淀着悠久历史文化气息的老街。古时溪川纵横,湖畔溪边荻芦摇曳,这里被称之为“荻溪”,自古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老街是城镇的根,它传承着城镇的历史和文化。我喜欢古镇老街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喜欢老街深处的斑驳青砖灰墙带来的岁月感。哪怕是一座古桥、一幢古宅、一口老井都会勾起我很大兴趣。

走进太平老街,首先看到的是太平禅寺。几乎每一个古镇上都有一座古刹,太平老街也不例外。寺庙前宋代的古银杏树虬枝纵横的古树冠盖云天,古寺与古树交相辉映,为老街平添了一道天然的风景。相传这棵古银杏是南宋开封府王皋王太尉的二儿子王铎当年亲手种植的,到现在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了,见证了寺庙的兴衰繁荣。

沿着河道往里走,看到一处最为奇独的景点----荻溪仓旧址,饱满浑厚的旧时粮仓矗立在河岸,与周边河道、古镇融为一体。

荻溪仓始建于明代,当时是江南储备粮食的社仓。民国十八年亦即1929年开办的裕元碾米厂,俗称裕元米厂。

现在,粮仓建筑遗存已被修葺完好,六个圆顶储粮大仓令人啧啧称奇为之赞叹,这是七十年代建成的形似蒙古包的砖园粮仓。

又是几十年光阴岁月的匆匆流逝而过,六个圆顶储粮大仓因为地处老镇偏僻的地角,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至今遗存完好,以其别具一格的外观风貌成为别开生面的江南建筑一绝,巍巍然矗立于太平老街的河岸,撩拨着人们一些怀旧的情怀,一些过去的记忆。

走进其中一个粮仓,砖雕、泥塑、缂丝、双面绣……一件件特色手工艺品映入眼帘,这又是工艺品的展示,又是一个纪念品小店。

来到太平老街,就不得不提南宋名臣王皋了。由于是临时决定去的,事前没有做功课,回来后必须补上,关于太平老街王家的信息,是在网上看的。

王皋,字子高,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曾祖父是魏国公王旦,祖父是工部尚书懿敏公王素,父亲为苏轼好友、北宋诗人画家王巩。

走进王皋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王皋身着朝服的坐像。塑像正下边有一方“子高公像赞”石碑,碑文为南宋名臣、著名诗人范成大所撰,其文曰:轻裘缓带,羊镇东之风流也;纶巾羽扇,武乡侯之优游也。之人也,兼而有之。其出屯,济险而乐,志于林丘者欤?有识之者曰:是盖香山雒社之亚,而赤松黄石之俦。

修葺一新的王皋故居,和旧时大户人家并无什么太多差别的几进宅院。这类建筑规模在江南古镇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一些大点稍大点的古镇上甚至都轮不上,但是在太平已经鹤立鸡群凤毛麟角了。

王皋是位文武奇才,在国难之际两度护驾,拥立宋高宗即位,功勋卓著。绍兴三年(1133年),王皋极力请求朝廷出师北伐,收复中原,但宋高宗却坚持与金议和,并定都临安。

王皋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怫然长叹道:“西湖一洼水,何足济天下事乎?吾亦从此逝矣!”说罢,遂辞官隐居荻溪,直至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病逝,最终长眠于此。

王皋离世后,长子王易移居昆山,被称为东沙支;次子王铎留在太平,被称为中沙支;三子王胤迁居无锡,被称为西沙支。而王皋,则被尊为三槐堂三沙王氏“南渡始祖”。

据历史记载,王皋当年选址荻溪,建造宅第,内有阁老厅、槐庆堂、燕翼堂、千年黄杨等,后因家族变迁,朝代更迭,当年的完整王宅,已然不复存在。

王皋这一生,颇为难能可贵的是,做到了忠孝两全。国难当头时,他能履行尽忠报国的为官职责;家声家教方面,他更是始终恪守并传承三槐世风。 靖康国难之际,王皋毅然将世传《王氏宗谱》及其刻本装车南运,赢得南宋文武官员的一致叹服。

岳飞看过《王氏宗谱》后深受感动,为《王氏宗谱》作序,并在卷首书写了“王氏世宝”的题词,可见岳飞对王皋的英雄相惜。这也成为岳飞留存世间的少量手迹之一,珍贵无比。

据说,老街上大部分人都是王皋的后裔,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王氏宗亲,前来老街认祖归宗。 我们在老街上还遇到了80多岁的王皋世孙,守着一家卖纪念品的小店,养了8只鹩哥(可能是吧,我也不确定),我们一走进去,老人家就教鸟儿,鸟儿就说”你好“”卖菜刀“。真是有趣。

在王皋故居,有一个房间有一组蜡像,是1939年7月,叶飞与胡肇汉谈判旧址,在这里,江抗成功收编胡肇汉部队。看了介绍,有2个疑惑,一是叶飞将军为什么在这里与胡肇汉谈判,二是《沙家浜》中肥头大耳的草包司令胡传魁人物原型就是胡肇汉,本人的照片和蜡像却这么帅。

百度了一下,了解到: 胡肇汉是湖南人,生于洞庭岳阳,家境贫寒,14岁起就开始给人打工,中学毕业后,在民国年间,成为了一名警察。参加过北伐战争之后逃回了家中。 抗战爆发之后,胡肇汉带着自己的部下,参与抗战,摧毁了吴县的日伪警察所,缴获了所有的枪支,占据了苏州城外的伪军据点。 经此一役,胡肇汉的名声鹊起,阳澄湖的望族王氏族长看中了胡肇汉,将女儿许配给了她 。自此,胡肇汉在阳澄湖地区立住了脚。 此时的胡肇汉家庭事业双丰收,算得上一位青年才俊。 原来胡肇汉是王家的女婿啊。

胡肇汉后来投靠了国民政府,进入了国民政府的军警界。他的队伍不断扩充,在阳澄湖可谓是地方一霸。之后,胡肇汉的队伍与新四军合作抗战,战功显赫。新四军极力争取胡肇汉,希望能够继续在抗战一线,造福百姓。 不过,此时的胡肇汉已经被权力冲晕了头脑。在战斗过程中向新四军请假,带领自己的部队离开了新四军,也就是说宣布退出新四军。 之后,胡肇汉投靠了国军,后来,又投靠了汪伪政府,直接走上了与人民作对的不归路。抗战结束后,胡肇汉为国民政府所用,大肆打击报复我党军民,破坏我党地下组织,杀害我党干部,还有百余名无辜的群众。 在江苏解放以后,胡肇汉自知难逃惩处,逃离了江苏。1950年,上海公安逮捕了胡肇汉。经过庭审判决,胡肇汉罪大恶极,罪刑无从减轻,被判处枪决。

小时候看了无数遍的样板戏《沙江浜》,戏中的胖胖的草包胡司令印象深刻,那么帅气的胡肇汉为什么变成了草包湖司令呢,可能是脸谱化的反面角色的需要吧。

冬日的午后,老街河边洒满了暖暖的阳光,竹竿上晒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和被子,历经沧桑的老墙斑驳,涂抹的石灰脱落后裸露出很有年头的青砖。原住居民社区,仍保留着质朴、随和、亲切恬淡的宁静,尽享与世隔绝般的安详。

在一处房前地上,几个簸箩里晾晒的东西吸引了我,走近看看发现是用糯米粉做的,上面还有点点芝麻,同行的苏州人说,这是苏州的特色小吃,叫“糯米麻叶儿”,用油炸着吃的,据说很香,可惜我没有那口福。

在老街走了一圈,发现老街除了一些留守望老人,竟然只有我们几个旅客。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不希望这里过度开发,保留一份世外桃园的宁静,也希望这里的老人们能安享晚年。

我还会来这里,在这个隐世小镇里寻一处安静与芬芳。尽情漫步,欣赏风景,享受岁月静好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408 投诉
古镇印象
本专集共有 9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原味古村镇
原汁原味的中国古村镇,迂回曲折的不朽传说。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慧声卉影
创作 185 粉丝 491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8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