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楼,又名陈举人大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莲花村酢房沟,大院是清朝末期举人陈介白的儿子陈庚虞为了纪念其父陈介白为官清廉而修建命名的。
陈介白,1852年出生,原巴县蔡家乡(今北碚蔡家岗镇)刘家湾人,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恩科中举。陈介白中举后,曾在贵州梓潼任官,辛亥革命期间,清政府被摧翻后,他罢官返乡。陈介白回到北碚后,便和两个儿子在家乡陈家祠堂办起了学校,开始教书,长达20余年。
举人楼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大院为别具风格的近代园林艺术建筑,同时具有中式和西式的建筑风格,两楼一底共有20间房,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折衷主义建筑形式。
举人楼前生长有一颗银杏树,她与举人楼一道,见证了近代家国的沧桑巨变。岁月更替,沧海横流,银杏树叶黄叶绿,叶落叶谢,在秋风中独自美丽,独自凋零,在那些动荡的年代,在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很少有人有机会欣赏到她的美丽。只有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时代,对美的追求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