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曲=土豆的同事+同乡+荒友+歌友
几百人的联欢会上,悬满会场的彩带彩球,被他的“乌苏里船歌”声波震得漂浮起来。 那年哈拉滨道外着了一场大火,小曲帮着邻居郭颂家抢搬钢琴,慢慢地,小曲得老郭真传,二两酒下肚,豪称“东北第二叫驴”。 小曲下乡在北大荒的友谊农场,友谊县坐落在友谊农场里,是誉满全国的“天下第一场”,六、七十年前,全套的老大哥农业机械满地跑。小曲在宣传队拉二胡,炕上挨着睡的是哈市青年别闽声。几十年后,大明星小姜不干那个广播说唱团团长了,小别接班。在一次“知青诗词三百首”发行会上,土豆见到了小别。有意思的是,两位在“兵团战士报”时常发表诗文又不曾谋面的别闽生和别清河在这里紧紧握手。 那次发布会后,土豆随老曲看过几场曲艺演出,没花钱。
“京城名记”别清河
作家、记者别清河的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早些年很有影响力。 朗诵成瘾,无需报幕,张口就来。他能把境外大胡子的“宣言”从幽灵开始诵到满屏雪花,或和您对视或仰望远方。 若不是有人“拉电门”,他能绕餐桌转一个钟头。 这是许多年前的事,当今,关于那些飘渺的“主义”,人们理解的更深远了。 晚年的别清河竟能把自由体的爱情诗写得天惊鬼泣,跟真事似的。


七十六岁的老曲给大学生们辅导绘画
回说老曲。 退休了,老曲拾起少年时的画家梦,他的画在京城的一家书店按尺卖。参加了两三个老教师合唱团,和老伴每天🏓两个小时。一张普通的废旧纸壳板,经他手工七拧八折成型,置放在球台周遭,从此,漏网的乒乓球不再四下骨碌了。 理工老头,都会两手。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