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0月15日 2021

【2021大理】(三十):大理国缔造者段思平故里寻访记

说到大理历史,不能不说到1000多年前的大理国。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出自喜洲的段氏家族中的段思平。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大理早年不叫大理,叫南诏。大约公元七世纪,洱海周围出现了六个部落,称为“诏”,其中位于今天巍山县的南诏国第四代王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区域统归南诏管辖,建立南诏政权,并从巍山迁都到如今下关以北的 “太和城”。后来,南诏国第六代王,阁罗凤之孙异牟寻即位后,迁都羊苴咩城,即现在的大理古城旧址。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进军大理,灭了南诏,建立了大理国,开始了大理段氏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时期。段思平不是大理喜洲人吗,怎么到玉溪通海当官去了?要知道,当时的南诏国非同小可,鼎盛时期的疆域,东南到达安南(越南),西北连接吐蕃(西藏),南面和女王国(女王国的国都在今泰国的南奔)接界,西南与骠国(骠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接界,北抵大渡河,东北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段思平成为大理国第一任皇帝后,以他为始,经历24代帝王,统治长达318年。直至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大理国都城,俘获末代皇帝段兴智,大理段氏的统治就此结束。而“大理”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在喜洲镇附近214国道路西的一个路口,立着一个“段思平故里”的牌坊。一个秋日的早上,我来到这里,寻访大理国缔造者段思平的故里。

此次寻访开始不顺利,真让我好一阵“寻”。进了“段思平故里”的牌坊在村头停车场把车停下来,沿着村里的一条主路向上走。这个村是喜洲镇的文阁村,村口即是村委会。此村看上去比较富裕,许多白族式样的房子建的很漂亮(如今在大理许多白族村落都是如此),村里有个完全小学规模不小,孩子们正在操场集合做早操。附近有个幼儿园,门口停着标有“文阁村幼儿园”的黄色校车就有4辆。

一路走一路打听“段思平故里”的房子在哪儿,问了好几个人都说“晓不得”。到了村子中心的菜市场,有一位老者告诉我,从右边一条小路上去,有个“段氏宗祠”就是,可是那里平时锁着门进不去。他又热心地帮我找到拿钥匙的一位妇女,巧了,那位妇女说,今天是村里的一个什么节,祠堂里正在搞祭拜活动,开着门呢。于是我按照老者指的路向上走,七拐八弯,走进村里的老街,有的房子是早年的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似无人居住。路遇一位背筐的汉子,向他问路,他担心告诉我我也找不到,主动带我一直走到祠堂门前才告辞。

段氏宗祠也是一处老房,已显衰败。传说祠堂是高祖段连胜所建,为末代大理总管之弟段胜一支发展而来,那至少也是大理国灭亡之前的事了,眼前的房子肯定不是那时建的,但也有年头了。门前上方的瓦上长了荒草,横木已经断裂。院内木结构的房屋也尽显岁月的沧桑。院子里立着几块段氏先人的墓碑,正厅墙上刻有段氏族谱人名。正厅门前燃着香,摆着贡品。屋内一些老年妇女想必是段氏后代,端坐两排敲着木鱼在诵经。看见我进去,她们停止诵经,与我搭讪,问我从哪里来,我说北京。他们搬来凳子请我同坐。我不忍打搅,谢过告辞出来。

事先给我指路的老者曾告我,村后还有一处寺庙叫镇宁寺,是村里的本主庙,里面供有段思平的一个造像。于是我回到村里菜市场,问去镇宁寺的路,被告知从那里一路上山,要走40分钟的路,开车也可到达,于是回停车场开车。我忘记了在大理在村里开车的教训,路窄弯多,曾经好几次遇窘境,一次在洱源一个村开到牛粪堆里,挂上四驱才倒出来。这次走村里的路上坡、窄路、急弯,不留神在一个急转弯处车的右侧与山石发生剐蹭,事后修复花了350大元。

终于来到镇宁寺。镇宁寺大殿为大雄宝殿,主尊供奉大日如来,前奉帝释天,左边供奉三面六臂大黑天,右边是赞陀崛多尊者。右边偏殿供奉观音菩萨,左厢房供地母,前殿有韦陀将军。从楼梯走上二楼,果然见楼上供奉供奉段思平造像一尊,此像不大,却金光闪闪,眉清目秀,头顶王冠,一副王者之像。像前有人跪拜,她们起身后告诉我,今天是村里的本主节,她们特来祭拜祖先段思平。然后留我吃饭一起过节,我微笑婉拒。

望着眼前的段思平造像,我好像感到时间的穿越,去往1000多年前的大理国。段思平,大理国的缔造者,公元893年出生于这个村里。其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为段宝龙。段思平祖上虽然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段思平出生时,家道中衰,已成为没落贵族。段思平年幼时,每日清贫度日,年纪稍长一点,又在山中牧羊为生。世宦家庭培养出了他的治世才干及文韬武略,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民众,体察民间的疾苦。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被升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当时,南诏社会正处在变革当中,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这几个政权存在大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为此,时任通海节度使的段思平率兵揭竿而起,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2月4日,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段思平集结了弟弟段思良、郡守高方、滇东三十七部的援军,经过周密的组织和计划,最后各路大军攻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建年号文德。

段思平建立大理之后,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段思平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庙号太祖,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一代天骄段思平,开创了318年大理国的历史,留下了大理这个名称。这个地方,就是他的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763 投诉
大理
本专集共有 281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我的大理,春暖花开
大理人的柴米油盐,我眼里的风花雪月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龙江
创作 1304 粉丝 2624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