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曦穿透厚重的夜幕,尼罗河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此时的我们则匆匆起早准备前往艾德福神庙……。
艾德福神庙位于尼罗河西岸,卢克索南部约110公里处。通往艾德福神庙的小路满是岁月伤痕。碎石与沙土随意堆砌,斑驳的路面裂痕纵横,仿佛被无数脚步与时光车轮反复碾压…
仅存的这块石板也摇摇欲坠,沉默诉说着往昔辉煌与如今的残破。

我们紧跟着导游,快步一路前行,终于看到艾德福神庙展现在我们面前。

艾德福神庙是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庙之一 。它始建于公元前237年由托勒密三世开始建造,持续了180年即公元前57年由托勒密十二世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才完成。踏入神庙,塔的正门高36米、宽79米,旁两侧的塔门雕刻着托勒密十二世奈奥斯.狄俄尼索斯战胜了敌人的情景,高大恢宏、气势磅礴!

艾德福神庙的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该神庙约有2300年历史,历史上这里曾进行了一场激战,当时这座神庙的主人——下埃及猫头鹰荷鲁斯和上埃及的塞特神激战的地方。

在主入口处两侧是黑色花岗岩雕刻的荷鲁斯鹰像,威严地凝视远方,守护着这里的神秘与庄严!

大门两旁的浮雕画像描述和记载了这段历史。

神庙的前院。神庙建在荷鲁斯和杀死他父亲欧西里斯的凶手——他的叔叔塞特之间发生的伟大战役的战场上。

在列柱大厅的墙上,无数的浮雕展示了托勒密九世是如何建造这座神庙的。在右侧可以看到神庙的基石是怎样奠定的。而左侧有两个房间,一是祭品室,二是香水室。香水室中的浮雕展示了埃及人是怎样从花朵中提炼出香水的。

象征钥匙的石雕,代表开启与掌控。它是通往未知的媒介,寓意解锁新机遇、突破困境;也象征着权力与信任,是对空间、秘密或资源的支配权。同时,钥匙石雕还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蕴含着打开幸福、智慧之门的美好愿景 。

墙壁上的浮雕,细致描绘着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宗教仪式和法老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在古埃及文明的深邃魅力之中。

这尊雕像预示着未来发展的网络“歪坏”吗?埃及导游如是说😀😀

柱厅与壁画:进入塔门后是多柱式庭院和大厅,其石柱具有希腊式风格,外柱厅的壁画展示了托勒密九世对荷鲁斯的敬拜,内柱厅则记录了托勒密王朝时期举行的宗教仪式。

在密闭的神庙内,阳光无法照耀到庙内,内部本是漆黑一片,但在高大的石柱顶端,开拙一个小天窗,那一束阳光恰到好处给予黑暗中带来光明!👍👍👍

每个石柱和四周墙壁都雕刻有不同的人物和场景,叙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告别了艾德福神庙,我们又返回到了这里,准备搭乘马车回游船进早餐……。
伴随着马蹄的蹄踏声,往返穿梭在游船与神庙之间……。

在游轮负一层的餐厅眩窗旁,看着尼罗河河水波涛汹涌湍急的模样,有着亲密感触到与尼罗河河水的近距离触碰,就好像仿佛亲历畅游在尼罗河河水中……。

对尼罗河的认知,那还是八十年代在我国上映的电影《尼罗河惨案》中所熟知的,如今能亲临尼罗河河畔游览,以了却这桩心愿!这艘停泊在岸边的游船,即为该电影的取景船。

伊斯纳水闸位于埃及卢克索以南120公里的尼罗河西岸,是尼罗河航运系统关键部分。

它有新旧两座船闸,旧船闸建于1908年,现已废弃 。这是新船闸,它肩负调节水位重任,帮助船只平稳通过不同水位区域。

主要功能帮助船只翻越水坝,实现尼罗河上下游的通行。水闸长160米、宽17米、深3米,由于容量有限,每次只能容纳一条游轮通过,因此船只通常需要等待数小时才能通过。

横向拦截尼罗河,水闸显得格外绵长。同时这里还建有一座水坝和配套的水力发电厂,由意大利于1994年建成,装机容量为90万千瓦。


我们的游船正静静等候中……。

突然出现的这艘小船,将上演一出别开生面的拉锯战!真是出乎意料啊!
每当游船经过水闸时,都能看到独特的水上市场,小贩们向游客兜售商品,凭借着精准高超的高空抛物手法,将商品抛向游船,期待游客喜欢而购买,吆喝、讨价声使场面热闹非凡!

此时,看水闸两旁的石壁,明显的水痕迹就显示出水位在下降,通过伊斯纳水闸的过程被形容为“下楼梯”,因为水势从高变低,船只垂直下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这是水闸缓慢打开时……。

游船开启时,正是给予游客的休闲时光,享受漫步隔岸观景的慢时光。



乘坐高大英俊的白马和装饰华丽的马车,已让我们兴奋不已!😄😄

夜幕下的卢克索城市街头,灯光犹如虚幻迷离般的炫美!
乗马车巡游卢克索城内街景和逛逛城区夜市,感受古城夜景风情!
夜巡返回游船后,按游船安排观赏阿拉伯之夜舞蹈表演。苏菲旋转舞,源自伊斯兰苏菲教派,是一种融合宗教与艺术的独特舞蹈。舞者身着长袍,以左脚为轴,持续旋转,双臂一高一低,象征与天地相连。旋转中,舞者闭眼凝神,随着鼓点与旋律,逐渐进入忘我的境界,通过身体的律动追寻心灵与神性的交融。这不是简单的舞蹈,而是用肢体语言诠释对宇宙、对真主的深刻感悟,堪称“移动的冥想” 。

乘坐热气球是感受埃及别样魅力的绝佳方式。为体验这种感受,清晨五时许乗热气球俯瞰帝王谷,古老陵墓在晨光中苏醒!我们彼此仰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等待开启!😃😃

清晨的霞光照耀着大地,我们乘上热气球,迎着晨曦缓缓升空。转眼间脚下已是蜿蜒的尼罗河如碧玉丝带,帝王谷的神秘陵墓群尽收眼底,千年文明在壮阔晨光中徐徐展开。

霎时间霞光映红了漫天天际……。

当气球缓缓升起,脚下的尼罗河如一条碧绿丝带蜿蜒流淌,沿岸的村庄、田野和古迹尽收眼底。

火红的太阳终于露脸了,印在山川河谷之间,美不胜收!



为给我们掌控热气球的稳中腾飞、风向转换、缓缓下降的埃及帅哥👍👍👍




漂移的热气球正在缓缓下降中……。
热气球升空的过程。

体验乘热气球升空一览众山小,虽然时间不长,仅仅半小时,但这种体验确是终身难忘的。手捧证书、每人神情自若、兴奋欣喜之情,言于意表!

帝王谷大约有64座用岩石雕刻的不同时期法老国王的陵墓。作为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我们选择参观了三座陵墓(如图坦卡蒙之墓、塞蒂一世之墓、海普苏特女王神殿)。

综合性的描述帝王谷这两处参观情况,进入方式都如同一样,首先进入一条长长的深邃的地下通道……。


屎壳郎石雕像象征顽强生命力与推陈出新。它以滚动粪球为食,将污秽转化为沃土,寓意去除糟粕、带来新生。









在古埃及,屎壳郎更被视为太阳神化身,代表永恒与希望 ,传递着对生命循环的敬畏。




墓穴内的精彩装饰。

这座是帝王谷海普苏特女王神殿,位于帝王谷北面,依山而建,共分三层。每一层都有宽阔的廊柱和很大的平台,开阔简明,远远望去,气势恢宏。


海普苏特女王神殿门前的狮身人面像石雕。

哈布神庙的主大门与周围其他庙的墙壁相连接,主要起精神上的保护作用。


石柱上的彩绘雕刻精细,时隔千年,仍屹立在我们面前:清晰可辨!

这也是哈布神庙的最大特点,即所有的刻痕都非常的深和色彩斑斓,直至现在,仍保留着完好。

虽然不识这些象形字,但那清晰而又深深的雕刻技艺,令后人敬佩!


卡纳克神庙的大门,特别是第一道大门,其规模和设计都令人震撼。第一道大门高43.5米,宽度达到129米,象征着尼罗河谷的巍峨山脉。

卡尔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神庙建筑群。它从中王国开始修建,至新王国结束,历经风雨沧桑数年。

卡纳克神庙离卢克索大约3公里,是由三个独立的神庙组成的建筑群。第一座是孟修神庙,战争之神;第二座穆特神庙;这两座中间的是阿蒙.拉神庙。

踏入神庙前,必经一条长长的公羊大道,大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公羊首狮身人面石雕,塔门林立,神殿众多,多柱式大厅内巨大的石柱如森林般矗立,每一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卡纳克神庙大门在的公羊首狮身人面像。

在卡尔纳克神庙第二塔门入口两侧,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红色花岗石雕像 ,其中一座能看到他双腿间有小雕像。这小雕像一般被认为是他最宠爱的妻子奈菲尔塔利,此独特布局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千年岁月里,承载着古埃及浪漫爱情的传奇。

阿蒙一世雕像

遥望远处的是两座方尖碑……。

方尖碑由一整块花岗岩打造,坚硬无比,古人如何切割、竖起它,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

纸莎草石柱。


在神庙的柱顶和墙上,描绘了很多向神献上祭品的场景,以及埃及人远征叙利亚和赫梯的战争场景。

这里曾经是电影《尼罗河惨案》拍摄取景地。如今到此一游,仿佛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又真实重现在眼前……。



风沙漫卷,脚印蜿蜒向远方。烈日灼烤着大地,行囊里装满星辰与渴望。红海的蓝在心底翻涌,那是跋涉的信仰。路途荆棘丛生,却从未动摇方向,因为每一步,都离心中的海更近一点。
待续……。 摄影: 华为手机Mate40 文字:部分文字选自网络资料和 有关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