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拾光(225) 徽乡 • 流年
2021-3-26(一)
老人手里,竹箆线条魔幻般地舞动起来,让和几何图形交道几十年的土豆着迷。 悄声走过,坐在十多米外的石台阶上,审美。
老人的家住在石塘景区北山村的村口,从游团住的“北山别墅影游之家”平台上能看见老人的老屋。 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顺山而建,石塘镇因花山雾海成了“打卡地”,可光顾这里的游客却很少。

从老人的爷爷始,小路两侧的几间老屋里,生活了四代人。 老伴过世,孩子们自立门户,老人一人住这里。

老人七十六岁了,长土豆五岁,应该称他为大哥。


老哥每天编竹篮,收购公司打样订货,计划经济。 大篮子,一天只编一个,知足。


北房,应该算个工作间吧。

门外的原材料


南屋是生活间和灶间,兼作个小卖店。


老哥说,爱听收音机、看电视体育节目。


土豆转了两间屋子,没见到床铺。老哥说,在下面一间。 掀起盖板,才见木楼梯,城里人叫作“复式结构”。




一人生活,一菜一汤就是午饭。

老哥一人过着慢悠悠的日子

游团要集合上车离开了。 老哥哥,再见!
(二)


老人的家就在婺源最美的景点—江岭的山坳里,游客下山经过他家。

篮子里是小食品和当地特产,都是自家产。

—江岭真漂亮,好地方。 —好地方?来人都这么说。 —住这里能长寿啊。 —请你们来,不要房钱,谁都不来。 ( ´͈ ⌵ `͈ )
儿媳妇在屋前案板上忙手里活,见土豆和老人火热唠嗑,就让猜猜老爸的岁数? 哎呀,老人今年90岁了。 土豆还年轻呢。
(三)

“大哥,我年轻时干过木匠活,您歇会,我来锯一片。” 大哥疑惑了两秒钟,还是没让土豆上手。

老人在江岭花田景区摆上个条凳,游客喜欢樟木片,当场出产品,木片和锯末飘出的香气伴着遍野的花香。
(四)

泰州的兴化油菜花长在水田上,上地里干活要划小船。

这位老人兴许等人来接货。

—大哥,抽颗烟,歇会。 —谢谢,你这是好烟啊。 —这船里装的是啥? —给人送货。 —大哥,天天看美女,干活不累哈! —是人家丢的广告,挡雨。
岸上的一堆看热闹的中老年“清洁工”哈哈哈起来,叽里呱啦地土豆听不懂,估计是拿老人玩笑呢。 回想起北大荒岁月,场院主任大老郭常和家属排老娘们得瑟,这帮老年娘们就往老郭的裤裆里塞大豆。 南北方的农村老娘们不太一样。

“给您拍张照片吧。” 老人笑了,坐直了等待。

听说土豆要找景区出口,大哥起身指点。
(五)

尾随这位老妹子走了半个多小时,不曾搭话。 不知道究竟要拍什么。



这一带僻静,游客少,可田里、河道边的垃圾,老人一点不放过。

老妹子没发现土豆掩在外衣里长焦镜头。 不愿叨扰老妹子,只想多给她几个镜头。
(六)


第一次置身大片茶田,还是十年前在斯里兰卡。 清晨,土豆一人下山,第一次眼见采茶情景。
(七)

(八)


为啥乐意给老人照相,和老人唠嗑呢? 真没认真想过。 心心和惺惺,拼音字母差一个,意思呢,差不大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