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喜欢深夜。尤喜夜深后的万籁静寂和如银珠般缀满天空的星辰。深夜里,点燃心灯,静坐一隅,这样的夜甚好,没有了白日的喧嚣,或读或写,任由思绪恣意狂驰。今夜,便再次翻读了张抗抗的《情爱画廊》,内心甚是敬佩她脱俗立异的才情厚学。
《情爱画廊》表达了知识分子、白领、画家,以及一部分向往崇高生活的“普通人”心灵深处的爱情理想。人性的天性是憧憬完美的,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了这样的完美,当然作品体现的真实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文学作品更多是在“梦”的语境中来表现爱与美。
喜欢这部作品中,用绘画的方式来连缀故事、刻画人物,那些绘画语言具有一种可容纳丰富想象、文字难以到达的可视性“参与”。“画廊”建成之后,才有了爱与美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相信这部小说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的水虹、舒丽其实是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她们顽强、坚毅,但又不乏宽容、善良、温婉的女性特质。这些女性形象启示读者,女性要以主体意识面对生活和生命。在生活的“廊”感受着生命的长度,在生命的“廊”感受着生活的宽度,这如同两个端口。
比如我自己,清晨驾车上班,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健身房,再从健身房到家,已经习惯走同一条“廊”,但这“廊”每天都带给我不同的景象,就这样春去秋来穿行在生命的“廊”里感受着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的切换画面,就如那画廊,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点去看,带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廊——连接着生命和生活两个端口。
二十年前我读张抗抗的《情爱画廊》,被她那极为生动细腻的文字所感染,张抗抗描写的人物总是那么立体,可以说是写什么就像什么,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她把小说、把生活当作“廊”,来品味其中的真正意义。

她是这样陈述的:“真正引发我产生兴趣和思索的,确实都是关于‘廊’的象征和隐喻——画廊、走廊、长廊、游廊、廊檐、廊桥…”。她大概表达的意思就是,不管怎样,廊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品赏景象,还可连接生命和生活的两端,应该说,廊是兼顾多种功能的奇妙物体。“廊可穿行、廊可抵达、廊可听琴、廊可读书、廊可观赏、廊可徘徊;廊中的人来去自由、或隐或现;廊下的风声雨声,营造出浪漫的情致;廊的开放式空间,使得它充满想象与魅惑…这一段话曾经深深打动过我,它带来的画面感绝美。

书中的文字,于女性的细腻之外,还拥有开阔的创作视野。提醒我们学会以敏锐的直觉、理性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直面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独特的思考,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还有艺术表达,既糅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法,又率先融入意识流等现代创作理念,哪怕已经过了20年,哪怕再过20年,这本书仍然会给人一种独特的思考力。

喜欢夜,实则喜欢一人独享它的宁静。入夜后,看会书再入睡已经成了健身之外的又一个和谋生无关的习惯,任思绪驰跃在文字的“廊”。白天,并开始穿行在生活的“廊”。

工作、生活中的你都如同从一个“廊”到另一个“廊” ,或有形或无形,这一个个“廊”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所以说每一天我们都生活在“廊”。这么一想,我们应该就是在生命的“廊”里,每天品味着工作和生活…

阅读带来的思考,足以燃起一束光亮,让一个困顿中的人冲出迷雾,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每一天都有痕迹,让每个明天都充满期待。

图文制作:海.天使 背景音乐:隔壁老樊《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