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彼得与狼》导学及拓展
2020-5-22一、简介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故事情节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三、乐器运用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可宝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四、曲目特色
为了使音乐更易于领会,富于独创性的普罗科菲耶夫别开生面地采用了交响童话的新体裁,即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 一开始,乐队把每一个角色分别以七种不同乐器,奏出七个具有特征的短小旋律主题: 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 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 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大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 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 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7、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 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五、欣赏芭蕾舞剧 《彼得与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