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五月初,我和老伴重走了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的乐西抗战公路蓑衣岭段,以缅怀80多年前那些为国家、民族捐躯的英烈们。



乐西公路这是一条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危急的关头,由无数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就的战略公路,被誉为“血肉筑成的长路”。


如今的乐西公路大部分路段已被现代化的国道、省道所覆盖或取代,但其核心遗存路段,尤其是金口河至蓑衣岭、岩窝沟一段,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风貌,被誉为“中国公路的活化石”。



乐西公路始建于1939年,1941年底基本贯通。它起于四川省乐山市,止于当时西康省(今属四川省)的西昌市,全长共计525公里。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中国几乎所有的出海通道都被日军封锁。当时仅存的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运力有限且远在云南。国际通道被切断,打通运输通道,迫在眉切。



乐西公路穿越了大小凉山、横断山脉、大渡河、金沙江等天险,尤其是蓑衣岭和岩窝沟两段,地势之险、施工之难,世所罕见。





蓑衣岭海拔2800多米,气候恶劣,终年雨雾弥漫,工人需身披蓑衣干活,故名“蓑衣岭”。



参与筑路的工人、工程师和士兵总数超过20万,历史记载有两三千人乃至更多人为之献出了生命。



沿途的“褴褛开疆”纪念碑和万人坑遗址,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站在蓑衣岭上我思绪万千,遥望在漫漫浓雾中屹立的高压线铁塔,犹是为纪念千千万万为抗战献身英烈的民族丰碑。




乐西抗战路不仅仅是一条公路,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页,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