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庙 作者 黄秀钟
上海文庙,上海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圣地。


上海文庙,南宋时称梓潼祠,元代(1291年)上海立县,1294年建文庙,距今已有725年历史。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并且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毁坏。




清咸丰五年(1855年),文庙重建,当时就初具规模,文庙为古代“左庙右学”建筑格局,有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魁星阁、明伦堂,有放生池、荷花池等。






文庙内的孔子雕像和青铜编钟。




文庙也叫学宫,是古时上海最高学府,文庙建筑群布局严谨,极具民族特色,有两条纵轴线贯穿,一条是从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到崇圣祠,这是文庙的祭祀线。另一条是从学门、仪门、明伦堂到尊经阁,这是学宫线。







今天,文庙里《周慧珺书法艺术馆》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题词,周慧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馆内陈列了周慧珺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这是周慧珺书法工作室。








穿过奇石碑刻长廓,就来到了藏书楼。











文庙里全本《论语》碑刻等文物,为全国罕见。






上海文庙,也是上海老城厢复古和新潮的集结地,过去每周日大成殿广场上的旧书交易市场,已成为上海的一道著名文化风景线,很多人都知道文庙书市每周日早上七点半开始,可天还没亮就已经有人在墙外打着手电筒交易了,不少好书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被先挑走了。





上海文庙,我们在这里游览时间不长,却看见好几批外国旅游团前来参观,可见外国人对上海文庙的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也可见孔子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有多大。



今天,上海文庙周围的一些老住户正在搬迁,听说文庙将要扩修扩建,文庙一定会让文化气息越来越浓,不久的将来文庙一定会以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作者简介: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晨光报主编、晨光电视台台长、南京新闻台全市早新闻主编。《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金陵瞭望》等省市媒体专栏作家。著作《妙相神功》一书在香港出版,《黄秀钟文集》一书收录了30多万字的200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新闻获奖作品。退休后被返聘到北京,采访撰写编辑中国航天发展史书,现定居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