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深玫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

多少年来,我每次吃到炒猪肝就能想到许三观。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通过对主人公许三观一生悲剧的人生经历来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生存环境。

我一直以来就喜欢余华的作品,用语平实但极具感染力。把生活中的美与丑写的淋漓尽致,语言粗俗不失真实。这就是看完他的作品以后久之不忘的原因。

小说一共写到许三观卖血十一次。从大跃进到大饥荒,许三观依靠卖血娶到心仪的妻子,养活了一家人,屡次度过人生难关的故事。

许三观一生都为生活所迫,在那特定的环境里,一直都是身不由己。从结婚到最后都没为自己卖过一次血,生活的困苦使他饱受折磨,倍感煎熬。

许三观的生活艰苦,不是他一个人的艰苦,是当时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苦的一种典型体现。

许三观和常人一样,喜欢漂亮女人,要找个大屁股的女人能生孩子。为了娶〈油条西施〉许玉兰,去卖血。他以自己的方式维持着这个家。为了女人,为了儿子,为了生活去卖血。文章从开始到结尾始终贯穿一条,卖完血去饭店要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

人们的心态是多变的,卖血已经成为了他鉴定自己对于这个家庭是否还有用的一个标准。

小说末尾,许三观身体靠在栏杆上,对三个儿子呜咽着说:“我老了,我的血没人要了,只有油漆匠会要……‘’。"以后家里再遇上灾祸,我可怎么办"。看到这,心里有些酸楚。

最后许三观去饭店要了三盘炒猪肝,温了黄酒。他吃着笑着,对许玉兰说:"我这辈子就是今天吃的最好"。给卖血生涯画上了句号。

这篇小说,活脱脱的叙述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家庭,许三观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对生活没有过高的奢求,只想用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足矣。

从卖血到献血,展现的是国家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精神风貌!

笔者用不经意的笔墨,把民间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写的幽默、乐观!把人物刻化的入木三分,耐人寻味!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238 投诉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90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5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好书推荐
读一本书,然后跟着他读更多的书。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悠草深玫
创作 151 粉丝 117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