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我们出发前,导游姆卡西神秘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将舍近取远,去一个离开旅店很远的地方。我们的目标不是什么神奇的动物,而是万基国家公园独一无二的日落风景!”
于是,我们在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瓦砾路上开了快两个小时的车。
途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动物。首先看到的是一头健壮的雄性黑马羚,它的肩高120-140厘米,体重200多公斤,体色为黑色。腹部、面颊部为白色,颈后长有粗鬃毛,它的角向后方弯曲,差不多1.5米。
在此同时,附近的树上坐着两头长尾猴,好像也在那里看热闹


虽然我们急着赶路,但是姆卡西还是停了下来,指向前方草丛中的一只灰颈鹭鸨,成年雄性灰颈鹭鸨平均110厘米长,60-90厘米高,翼展230至275厘米长,重12.4公斤。他解释说:“虽然它没有鸵鸟那么大,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能够飞行的鸟“。



接着,我们继续赶路,在路边的树丛里看到了一些斑马,它们似乎也像我们一样,急着往水塘方向赶路。


相比之下,这几只麦耶氏鹦鹉不需要飞得太远,一小盘水就足够它们喝了。


不过,它们还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在附近的树上出现了一只草原鵰,它时而站在树枝上,时而又盘旋在天空,正虎视眈眈地寻找猎物。



过一会儿,姆卡西又停了下来,指着地上的一只鸟:“这只鸟的学名叫黄嘴犀鸟,不过本地人也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别名:飞行的香蕉……

你们仔细看看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我们这么称呼它们”




当然,这里还有另一种黑嘴犀鸟。


我们继续往前开,很有意思的是,越往前开,草原上的树丛越少……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块开阔地,姆卡西说:”这是国家公园中十分特殊的一块地,这里的草原中没有树,却长着一些高高的棕榈……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很多动物都会在太阳落山前赶到这里喝水”。接着,他将我们的越野车停在了附近,为我们争得了最佳的观日落的位置。

很有意思地是,这些动物好像有一张”饮水时刻表“,首先来的是一群牛羚,它们很有次序地在水塘边喝水,喝完后,又很有次序地离开了这里。


在附近的草丛中,也出现了几只高大的南非鸵鸟,它们的颈部皮肤是青灰色,尾巴为灰暗到鲜黄褐色。此时,慢慢落下地平线的夕阳似乎为它们配上了一圈神奇的光环。




接着,一小群斑马来到了水塘边饮水。在夕阳的照耀下,它们在水塘中留下了美丽的投影。


看到远处一大群大象赶来,这些斑马只能见好就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水塘。





于是,整个水塘完全属于这群大象,任它们饮水,嬉闹。



此时的落日渐渐地接近地平线,犹如一粒神奇的种子慢慢地掉入土壤,萌发出一层层美妙的色彩,它宛如一条鲜艳的红绸子挂在天边,染红了草原、映红了棕榈,我们都好像喝了一杯香醇的美酒似的,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里,真可谓:“一道晚霞铺水中,波光粼粼波光红”

远远望去,那橘黄色的夕阳依然不慌不忙的奔向地平线,似乎在为那忙忙碌碌的一天缓缓地划上一个句号。水边的几头大象好像也跟我们一样,站在那里欣赏这“夕阳无限好”,只有无聊的我才会有“只是近黄昏”的闪念。
对这些大象来说,太阳的西落又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呢?明天的太阳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东方,迎来崭新的一天:“夕阳芳草本无恨,闲聊游人空自忧”

霎时间,天空都被染成了深红色,就像是一片波澜壮阔的红色海洋,十分壮观,奇妙无比,难以言状,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
天空中火焰般燃烧着的晚霞在太阳的映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渐渐地,晚霞变成了一团小小的火焰,然后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最后竟然变得如同鲜血一样红,真可谓:“夕阳连水塘,焰色满天空”

姆卡西在出发前说的一点没错,万基国家公园的落日似乎是一片独一无二的火红天轮,它和那些耸立的棕榈和静候的大象一起,映染在水塘宁静的水面上,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场景,正可谓:“棕映晚霞天接水,昼夜无情,却在斜阳外“,让人流连忘返。
此时此景,又让我想起了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便随口胡乱填了一首词:
棕榈乔木红霞,绿洲嬉水扑沙,草动微风戏马。夕阳西下,望极天地无涯。
(文中照片是作者本人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