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西楼文化工作室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借古开今 跌宕激扬——陈孝寿先生国画赏析

我希望透过色彩关系和书法的抽象线条,熔铸成新风格的抽象绘画:即能表达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抽象意境。 --陈孝寿

陈孝寿(1944—2007年),昭通昭阳人。云南实力派山水画家。九岁起在父叔辈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和传统国画;早年先在原城关镇六小(今昭通市实验小学前身)任教,后在原昭通市东方红电影院任美工,评为三级美术师;1988年3月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学院国画系专科,同年7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曾得袁晓岑指授;1994年调至原昭通师专艺术系教授中国画,后兼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教师;2004年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班。生前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陈孝寿书画兼善。其书法功力为其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绘画涉猎山水、花鸟、人物,尤其擅长国画山水,深受五代荆浩、关仝,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元代黄公望、王蒙等人影响。青年时师法古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笔墨转换,进一步追求骨法用笔和经营位置的研究;九十年代则胸罗万象,搜妙创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世纪之交蒙养笔墨,进入心灵想象,其绘画风格在生、熟之间,尤其晚年创作具有一定的内美意蕴和强烈的视觉张力。

半个世纪以来,勤耕不辍,作品多以乌蒙山水为题材,意境雄奇,体势朴茂,笔力劲健,气质娴雅。基于传统法度而不囿于前人桎梏,融合南、北派山水画之精华,以笔墨为基础,以写意为灵魂,造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气息。画作多次入选全省、国家级美展和画展,有的获奖。1992年《乌蒙隐秀图》入选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云南省美展;1998年《松月图》入选云南省“十运杯”书画展,获二等奖;2001年绘画入选“翰墨飘香”国家教育系统书画展,获一等奖;同年《乌蒙凉》入选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佳作奖;2004年《家园》入选国庆五十五周年云南省美展。有的作品被云南省政协等机构收藏,有《陈孝寿山水画集》《水墨心语·陈孝寿国画作品集》传世。

陈孝寿先生以书道的腕劲,幻化为自由洒脱的线条,在上下摆阖间飞舞跌宕,为构图的空间布局交织出错综的视觉层次。并在疾、徐、轻、重的节奏的律中,施以墨绿,浅褐,营造出如传统绘画中大千彩墨渲染技法的朦胧效果,为浓重的山势结构,分隔出山峰渠涧、明暗起伏的肌理,创造出抽象的写意深度。

雄伟壮丽的大山比比皆是 炫丽多彩的奇云随处可见 但对于曾经每天必看 熟悉其喜怒哀乐 看惯其柔情狂野的云霞山脊 多年后还是思绪万千 山背后的奇思异想 云端峡谷的奇幻梦想 清晰犹如当年 ——陈孝寿作《乌蒙奇幻图》

站在峰顶往谷底看去,飘然于群山峻岭之间,或隐或现,或明或暗,使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从谷底向上看去,奇峰连天,白云缭绕,水流潺潺,时而天低云淡,时而一线见天,仿佛置身于天地山水之间,进入了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

瀑布顺流而下,峡谷两岸,高险峭拔的奇峰异石,重峦叠嶂的巍巍群山,刀劈斧削的悬崖峭壁,浓密茂盛的森林植被,构成了一条奇特而自然、静谧而灵动、多情而含蓄的艺术长廊。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构思是这样的神奇,技艺是这样的精湛,这怎能不叫人产生敬畏之心而顶礼膜拜呢?峡谷、峭壁、奇石、瀑布、溶洞、古树、林莽,交错组合,相互映衬,互为包容。 --陈孝寿作《乌蒙隐秀图》

陈孝寿先生自幼即受到传统严谨的礼教熏陶,有着深厚的学养基础。对中国深厚的文化根源也有透彻的了解。他的山水作品,结构严谨,笔墨沉稳厚重。如此大幅的松月图佳作,茂松溪流,气势磅礴,细处见精微,富有一种孤高淡雅之韵。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松风薄受霜,华叶乍红,曲路通村知远近,一条竹杖万山中。 --陈孝寿作《松月图》

其艺术追求可谓意境高远,通过对作品的表现来诠释自身的绘画理念,讲求神韵的美感与精神之追求。题材山水作品恢宏大气,着色古雅,醇厚,是一种于浑然朦胧中彰显整体力度的超脱境界,一种饶有这在“简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陈孝寿作《松风清泉图》

在这二幅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画家的书法用笔,这是作为一个中国画艺术家的深厚功底,在雨林气氛的营造中准确而又不失笔墨的韵味,在赋彩的同时又注重区分与协调。 --陈孝寿作《雨林幽雨》

纵观整幅画面,他在绘画中的线性表达了他对传统书与画的深刻理解,他完全掌控着线条,“尽精微,致广大”,貌似不经意的牵线游带,或刚或柔,律动传民表。不卑不亢地驾驭着线条,笔墨。干湿之间浓淡之间把握的都十分巧妙。 --陈孝寿作《山花烂漫》

画面上方那灵动的一抹翠绿,若一缕稍纵即逝的春风,在天际划开一个视窗,加强了画面的律动感。

陈孝寿先生巧妙地将中国“书画同源”的精神转化为现代艺术语言,意存笔先,以意写画,以带书写性的线条铸就蕴含东方哲学禅意的意境空间。在《乌蒙隐秀图》中自下而上,层层交错相的线条,构筑的则是摆脱生命物质性束缚的灵性山水,一种心灵自由跃动的精神性风景。

他笔下刻画的风景,是一种“广义”上的风景,没有再现某处具体的景色,而是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流动,他将抽象表像的结构,通过自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消解,转化成对应于大自然的心灵感动,并使之演化成一种独有的艺术语言而发扬光大。 --陈孝寿作《太白松风图》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自己从追随者变为探索者;读书让自己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读书让自己从自怨自艾走向平和宁静;读书让自己与大师对话,领会思想的力量与魅力;读书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人生; --西楼文化进步书社

我们的愿景和使命:初心为始,热爱为履,作品为重。​从“期待未知变化”到“用作品说话”,一路向前,相伴成长,坚持学术性成果助力云南文化长足可持续性发展。讲好云南人的故事,把云南艺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更加合理地挖掘利用,借助贵州大数据中心数据采集的优势,立足贵州辐射西南乃至全国,利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和活动形式传播出去。 媒体支持: 贵州艺术网、百度、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雅昌艺术。

喜欢从内心挖掘事物的本质,热爱文化,又不局限于文化,说是传统文化的发扬,更应该讲是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表达。 走进神秘的滇域王国,见证一场属于云南书画艺术的“盛世芳华”吧!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3519 投诉
昭通书画艺术
本专集共有 14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86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6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艺术资讯
发挥媒体的专业与功能,关注社会生活创造社会价值。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昭通西楼文化工作室
创作 84 粉丝 361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