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山记
2019-9-11西岳华山以“奇”、“险”称雄于五岳之首,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第一关又名五里关,被称为“华山天险第一关”、“通天第一门”,是华山第一险关。

石门在华山峪希夷峡对面。为华山天险第二关。





从毛女洞往上行,过响水石、云门便是青柯坪。 到这里恰好为登山路程的一半,也是华山峪道的尽处。 过去人们沿着华山峪走到青柯坪就无法再继续登山了,只能在青柯坪朝北斗望华山。


青柯坪踞西峰的直线距离只有600米,但海拨陡然抬高了1000米,路途充满了惊险和刺激。



来到回心石,那峭壁如削的岩石,百米深的大峡谷深不见底。据说很多人走到这里都因恐惧而不敢继续前行,只好原路返回,所以得名“回心石”。


千尺幢是攀登华山的一条危道,被称为华山咽喉,也是通往北峰的必经之地。 三百多阶台阶,近九十度的坡度 人们得紧握两旁的铁链才能爬上去 。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



然而就在这条令人胆寒的道路的另外一侧,你会发现另外一条奇怪的路。 这条路是千尺幢最开始的路,也就是古人最先走的那条路。古人在一块巨石上凿的与其说是台阶,其实就是脚窝。 这哪里是在爬山啊!这简直就是在绝壁上攀岩。

没人知道是何人何时在华山开的此路,这应该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最原始的模样,它的简陋让人惊叹!让人心生崇敬!


光绪辛丑重九临清徐坊徐埴三登太(华)诸峰

氣吞東瀛,冯龙(1909-1987),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中将军长兼汉中警备司令。


"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



向前進,中華民國廿七年春 郭雄藩书 (老君犁溝)

有很多石刻是抗战时期的,仁人志士表现了气吞东瀛的豪情。

老君犁沟位于群仙观上方,据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


北峰北依白云峰,上通东、西、南三峰,是观景揽胜的最佳之地。




“华山论剑”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苍龙岭为华山著名险道,是连接北峰与南部诸峰的一刃山脊,道行岭脊,如在刃上,两侧绝壑千尺,深不见底。因岭呈仓黑色,势若游龙,故名。

山岭台阶仅2尺宽,岭脊上下高差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游人在其攀登如同身骑蛟龙飞向天际。

传说韩愈游三峰下,过苍龙岭,吓得不敢行而投书求救。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鹞子翻身位于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下棋亭又称博台,是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下棋输华山的故事发生地,亭内现有棋局一副,据说是赵匡胤输华山的残局,至今千年仍然无解。




云梯是引凤亭直接通往东峰的一段垂直险道,高十余米。梯上置悬索三条,游人挽索而攀,如同登云驾雾,故名云梯。 攀登云梯不仅是考验你的脚力,更重要的是看你的臂力。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


看到长空栈道正在维修 暂时关关闭的告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啊,长空栈道 ,我来了!


走过所有的险道,才能说来过华山。


古人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今尽吾力登华山,观峰岭林立、幽谷险道、灵泉古洞一幅幅壮美画卷,感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妙处,悟,道法自然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