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旅札记:维多利亚掠影
2019-9-1美加旅札记(9)
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维多利亚市,是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1862年正式建市,该市的格言是“永恒的自由”。如果说温歌华是个喧闹的大城市,维多利亚则是一个悠闲,温文尔雅的小城,是一个散发着无比的魅力、世界闻名的城市。她以美貌,赢来了“花园之都”“小英国”“退休乐园”等美名。长久以来,维多利亚深受欧洲文明的洗礼,不论在建筑、文化、风俗习惯上,都很“英国”。对许多加拿大人来说,维多利亚就像是一朵开在加拿大国土的英伦玫瑰。



这个地方是零哩牌(即1号公路起点标)。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1号高速公路总长7812千米,自维多利亚到纽芬兰的圣约翰,横跨北美大陆,几乎串联了加拿大所有重要城市。




在零哩牌处有一尊德里·福克斯的塑像。说起德里·福克斯很多人不熟习,但都知道有一项长跑运动是叫“希望马拉松”。而“希望马拉松”的产生,正是源于德里·福克斯。

关于德里·福克斯的故事:
特里·福克斯是一位加拿大的平凡青年。1977年,他被检查出罹患癌症而被迫截去右腿。他乐观积极地在医院里接受各种治疗与康复,鼓励医院里的其它患者要勇敢地面对病魔。当他得知加拿大政府对癌症研究的资金投入仍相当匮乏时,1980年特里·福克斯发起特里·福克斯义跑(希望马拉松),目的是号召每人为癌症研究捐赠一元钱,成为“希望马拉松”的奠基者
1980年4月12日,21岁的他戴上右腿的假肢,穿上跑鞋,开始了横穿加拿大的“希望马拉松”义跑,目的是号召每人为癌症研究捐赠一元钱。每天,他会跑大约28英里,穿越加拿大的城市与乡镇,为人们讲述他的故事和癌症病人的境遇。虽然在义跑开始之初,并没有太多人关注特里·福克斯和他的慈善活动,但渐渐地,这个年轻人的勇气与意志感动了整个加拿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1980年9月1日,在历时143天、长达5373公里的长途跋涉后,病魔迫使他在安大略省的桑德贝湾停下脚步。那时,他已病入膏肓,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人们把他送回家乡。 1981年6月28日,福克斯与世长辞,举国上下无比悲痛。人们怀念他,决心继承他的遗愿,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德里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加拿大以至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他,他的传奇故事将会永远被人们传颂。这个活动始于1981年9月13日,30多万加拿大人在700多个地方参与了第一次特里福克斯义跑活动,共筹集到资金320万加元。自此以后,“希望马拉松”逐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为癌症研究募捐的活动。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末全世界55多个国家都有无数的人以各种形式参加“希望马拉松”。在北京已经举办了十多届“希望马拉松”的赛事活动。
加拿大政府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时隔三十年,特里仍然是男女老少眼中不朽的英雄,有人说:“特里点燃了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自己。照亮了癌症人士黑暗的内心。点燃了他们生命的希望。他还活着,活在每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的身上。”






维多利亚省议会大厦。省议会面对着港口,是一座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己有130多年历史,园内耸立着维多利亚女王的铜像,中央圆顶部分是乔治·温歌华的铜像,议会内分别为地下一楼、一楼和二楼,在一、二楼间挂着一幅极大的画,描绘的是卑诗省的历史故事。大厅的彩色玻璃亦是一大特色。





















维多利亚帝后饭店,是加拿大著名饭店之一,建于1908年,城堡式的大楼,帝王气派一如往昔。















维多利亚港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沿着港湾漫步,尽享美丽风景带来的愉悦。







在联合广场上的喷泉是为了纪念该省殖民100年所建。那些图腾微章记载了加拿大10省2地方的现状,加拿大应该是10省3地,据说有一地方一直要求“独立”因而也没有列入,不过预留了地方。在加拿大东部还有一大片法语区,其他是英语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