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阿戎 撰文:阿明
拉姆拉措,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充滿了神秘和传奇,她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肉体的历炼,灵魂的洗涤,却又不是有了梦想的人都能到达的地方,它是西藏中的西藏!
山南行程第一个目标,就是西藏闻名遐迩的三大圣湖一大神湖中,最具神秘传奇色彩的神湖拉姆拉措!
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前往拉姆拉措,450公里十个小时车程。天还未亮摸黑出发的,晨曦中我们已来到林芝母亲河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
都说西藏的风景在路上,每一次途中限速等候,都有爱看的风景!此刻天边一缕霞光正欲穿透厚厚云层,一条哈达云缭绕日照金山……🌥

限速,奇石滩……


路过郎县吃的午餐。🍚🍲🍜


行驰在加查县境内,海拔已3260米。


进入拉姆拉措国家湿地公园前,须先在门口综合检查站实名登记,并暂扣身份证待观光结束才能取回,这里是中印边境!

车进入崇山峻岭,一路颠簸,灰烟四起……

却一路景色迤逦……🚖👏


车停在了海拔5000米的停车场,距离观湖点还有360米左右的垂直海拔高度,需得徒步攀登才能抵达! 行程单上有[温馨提示]:拉姆拉措需徒步2~3公里前往,因海拔高,希望量力而行!🗣📃

拉姆拉错藏语意为“悬在天上的仙女湖”或“圣母魂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因地处加查县东北部65公里的琼果杰众山之中,又名“琼果杰神湖”。 湖面海拔5300多米,湖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形似椭圆,湖面结冰期约7个月,每年夏天解冻后,时而风平浪静,水清如镜;时而无风起浪,彤云密布,还不时发出奇特的声响,出现各种奇妙景象……


拉姆拉措神湖面积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有着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和无比神奇的力量,倍受信徒们敬仰。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湖。据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 每当寻访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和高僧活佛的转世灵童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确定寻访的方向和原则。而且每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据说朝拜此湖的有缘之人,还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所以拉姆拉神湖代表了西藏宗教文化的另一个顶点。🙏


观湖需爬上海拔高达5300多米的山顶,那是一场对我们体力与意志最严峻的考验!💪



5000米的高海拔,即便在平地行走一般人也会步履维艰呵!可眼前的路根本不能算路,只是朝圣者就地取材风化碎石,大小不一凹凸不平,在几乎呈75度的陡坡上草草铺砌而成,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这可不是一般人敢出发的起点,自组团共14人,有几位高反根本就没下车,还有几位下车仅走了几步,即折返车内去吸氧等候,只有七位勇士(一男六女)豪迈得连氧气瓶都不背,义无反顾上山了!✊✌👣👣




密密麻麻的玛尼堆,从山脚迤逦,铺滿整个山坡,象一座座无字路标指引上山道路,凝聚着虔诚祈愿,予人前行的力量和祝福!👣🙏










四周千山万壑,峰峦连绵,高远通透,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美——沉睡的美丽……🌷🌷


佛说如意的自然本相,就是圣洁的“白玛美朵(莲花)”,当莲花在大地上盛开,“如意之宝”便要降临了…… “拉姆拉措”正是被莲花捧奉起来的神湖,四周高山谷地,山势峻奇,风光绚丽,宛如仙境,但却鲜为外界所知,人迹罕至,晴天几率极少,犹如藏匿在雪域腹地深处的一面宝镜,很少有人能幸运见到,我们能到达就是极幸运之人!🌲🙏🌷



老公急着上山顶拍摄,早已走在前头,只能从镜头里观察我的动态,远远拍到那个走在最后,并老赖在地上走不动的红衣人就是我!😥








年已古稀的戎先生,奋力攀爬一路拍摄,蓝天白云下仿若仙境的雪山谷地,都被他定格在了镜头里,并赶在夕阳下山前,在山顶用相机囊括了拉姆拉措所有的最美!👍📸😘


他拍下的这片叫“琼果杰”的荒原,呈八瓣莲花之形,给人以身在世外仙境的错觉,此刻我们正身处莲花的手掌之中。🌺🌹🌷

据传此处曾天现“如意法轮”之象,原野上同时盛开了13种吉祥花朵,云巅上传来妙音仙乐,四溢的甘露从四面八方涌出!🌼🌷🌹

半山腰的我,与一路如影随形最美雪山合影,记录难忘时光!


离山顶还有30多米,空气越来越稀薄,头和胸腔无形中象快被压瘪了,大口喘气,举步维艰……,已用尽了洪荒之力,可拉姆拉措依然很“遥远”,没有一点显现的迹象,我开始绝望……😢

风吹乱了头发,泪水糊了一脸,坐在乱石地上,狼狈不堪,象鱼一样张着嘴大口喘气……😢😪
还有一刻不停的剧烈咳嗽(出发前已连咳三月久治未愈,如按医嘱我根本就不能入藏),前行一步都比登天还难呵!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我,以为自己马上要断气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往嘴里填充“速效救心丸”,一路上竟喂完了一整瓶……🌄😭

每每遇见下山的人,我都会问:还有多远?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同一句:“马上到了”!!!🤔

半道遇上了气喘吁吁的闺蜜,终于有伴同行了,也终于遇见了正下山的刘导,他看了腕表显示此处海拔5358米,并告诉我山顶海拔5361米,仅剩最后3米垂直海拔距离了!一下子似乎有了精气神,可放眼望去却仍不见尽头……🙄

风吹经幡猎猎作响……

白云之上神鹰振翅……

那棵缠绕五彩经幡的松枝就是山顶的标杆……

隔着山梁,神湖的召唤……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这里……


拉姆拉措,我来啦!…… 一路上,心中默念的,口中呢喃的,为自己打气的全是这一句! 拉姆拉措,我来啦!……

初见神湖,心头涌起一股股穿越万年终得相见的悸动,登顶成功究竟为喜极而泣?还是为所受炼狱之苦而泣?百感交集万般滋味,连自己也分辨不清!🙏😢




站在海拔5361米的山脊上俯瞰神湖,只见四周峻峰环峙,景致秀美,神湖犹如一面头盖骨形状的宝镜,镶嵌在群峰环抱里。




双手合十朝拜拉姆拉措神湖,为家人祈福!🙏🙏🙏




拉姆拉错山巅谷壁陡峭,四周山脊如刀刃峰脊环抱,上为强烈寒冻风化形成的巨石岩屑坡。
山顶根本没有观景台,供观湖人能站的只是一块极其狭小又凹凸不平刀刃般的山脊!如是人多,恐怕直接就会被挤得滚下山去,好在拉姆拉措地处偏僻,加上高海拔,游人极少,连我们七人在内也就十来人!🙏🌷




风翻动着画满神符的经文,煨桑炉青烟袅袅,诵经梵音萦绕神湖上空,湖面清澈微泛涟漪透着神秘气息……🙏🙏🙏

这是属于神的国度,才会如此圣洁博大,把心安放于此,洗净凡尘铅华……🌷🌷🌷










苍穹之下神湖圣山之巅,勇敢的伙伴就是天上翱翔的雄鹰……😘🌹🌲



本次拉姆拉措观湖登顶成功,我俩是年令最大的,戎先生已年过七旬,我排老二,健康的身体和挑战自我的坚强意志,才能成功登上比珠峰大本营海拔还高200米的雪山之巅,看到了雪域高原最为浩翰壮观圣洁美丽的景色!!!🌹🌲😊


这是我俩西藏之行最艰难的一段路,也是最引以为傲的一段历程,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后记:下山时,我整个胸腔巨痛,双腿颤抖迈不开步,同样步履蹒跚的戎先生,半扶半拖着我,慢慢朝山下蠕去。直至天色已暗,我俩才刚回到停车场。没想到平日里最瞧不起上海人的杨司机,竟站在路口等着我俩,一见我俩赶紧向前来扶,并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了不起,了不起"!从此对阿拉上海人刮目相看!!!我俩则虚脱得说不出话,连车门也跨不上去……!💑 友情提示:西藏行,5000米以上高海拔的景点,想去的朋友必须慎行!😊
插兄亚平在井冈山群的一段感人留言: 阿明: 一口气看完了你的《神湖拉姆拉措》,唯有敬佩。 我敬佩你们的勇气。年愈七十的七位勇士,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竟敢在5000米的高原,再向上攀爬300多米高差达3公里的路程,没有足够的勇气与毅力,绝对不敢面对。 我赞赏你唯美的照片。这组照片,没有花草的修饰,没有人工的雕砌。只有纯粹的美:纯蓝的天,洁白的云,苍茫的山峰,翱翔的山鹰,和神圣的拉姆拉措。 我欣赏你的每段文字。那么地形象,那么地细腻,完全出自内心,完全是虔诚的表达。它完美再现拉姆拉措的神圣,以及你们坚毅的意志。 我关心着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抱病进藏这是大忌。尽管现代医疗已十分发达,但在那样险恶环境下的抱病攀登,极易造成后遗症。祝你健康! 今年3月,为观西藏林芝桃花,也为一了久有心愿,我也是在感冒未愈情况下去了西藏,历时20多天,三进三出拉萨。虽欣赏了西藏唯美的风光,却也给身体带来不小的伤害,至今仍有赢弱乏力之感。 我没能去拉姆拉措,少了西藏三大圣湖中这一最神密且最神圣之湖。据说在湖边,有缘人可以照见自己的前世来生!
阿明在此深谢亚平兄及所有关心我俩的朋友们,远握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