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八回
读红品诗词(一二五)《菊花诗》赏析之一
文/墨吟 筱蕊
在宝钗资助下,湘云做东在藕香榭设螃蟹宴,请贾母、王夫人赏桂、吃螃蟹,同时再邀一诗社。
前一日晚上,宝钗、湘云商量如何起社,湘云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我如今要作个菊花诗如何?”宝钗想了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要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就用菊字,虚字便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物,又是赋事,前人也没有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于是二人你拟一个,我拟一个,一共凑成十二个,都要七言律诗,不限韵,商定明日贴在墙上,供人选取,多选不限,不选亦可。
宝钗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
宝钗道:“起手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以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此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问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是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三秋的好景妙事都有了。”
次日在螃蟹宴上,宝钗蘸笔至墙上,勾选了《忆菊》、《画菊》,赘一个“蘅”字;黛玉接过笔来,勾选了《问菊》、《咏菊》、《菊梦》,赘一个“潇”字;宝玉也拿起笔来,勾选了《访菊》、《种菊》,赘一个“绛”字;探春勾选了《簪菊》、《残菊》;湘云勾选了《对菊》、《供菊》、《菊影》,赘一个“湘”字。因贾母在宴会上提及史家曾有个亭子叫枕霞阁,众人为湘云起雅号枕霞旧友,宝玉遂将“湘”字改为“霞”字。
下面,让我们按宝钗排定的次序,逐一来欣赏这十二首菊花诗。
第一首为《忆菊》,乃蘅芜君(宝钗)所作: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首联“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迎面西风,独自一人惆怅满怀,原以为可与久别的菊花再度相会,满眼里却只有水蓼开着红花,芦苇扬起白絮,不见菊花影踪,真是令人悲伤欲断肠。
这里用“断肠”来形容极度的悲伤,重在渲染忆菊心情之切。“抱闷思”、“断肠时”,实乃以忆菊拟“忆人”,即忆宝玉也。
颔联:“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去年盛开菊花的花圃,今秋已是空空如也,只见梦中一钩弯月,菊花孤清在寒霜之中。
“旧圃”即去年之花圃,“秋无迹”即菊无迹,“梦有知”即只能在梦中感知,忆菊的心情似是轻触笔端,却是不留痕迹的将浓浓的思念之情烘染而出。
颈联:“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又到大雁南归时,我的心儿也随着它飞远了,一人独坐寒夜里痴痴听捣衣的砧声,空虚寂寞啊。
“念念、廖廖”同音叠字,加强了忆菊而不得的怅惘氛围。
尾联:“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谁会怜惜我对菊花的这一番相思意,是病了吗?谁又说重阳节定会如期与它相见,只是一份安慰罢了。
“黄花”即菊花,系借用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词意,但用意有所不同。宝钗的意思是说,我的心病只有我自己懂,无人能安慰我,也没有相见之期,与首联“断肠时”相呼应。
这首诗一反蘅芜君娴雅、稳重的仪态,表现出极其痛苦凄凉的情怀,无疑是曹公对宝钗日后命运的预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