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凯旋门 作者 黄秀钟
去凯旋门时正逢法国囯庆,一面十几米长的法国国旗飘扬在凯旋门,巴黎凯旋门在巴黎市中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叫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打败奥俄联军的功绩,在1836年建立的,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厚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年到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雕像各具特色,与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这是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被称为不朽的艺术杰作。



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而上,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有关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还有介绍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





这里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1920年11月,在凯旋门的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墓里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



1805年12月,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击败了俄奥联军,法国的国威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为了炫耀国力,庆祝战争的胜利,1806年2月拿破仑宣布在星形广场兴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而归的法军将士。


凯旋门按照著名建筑师夏尔格兰的设计开始破土动工,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1919年7月14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官兵组成的队伍穿过凯旋门,以庆祝他们的胜利,这个日子同时也是法国的国庆节。



巴黎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站在凯旋门的中轴线上,拍照留影,豪气万丈。

作者简介: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晨光报主编、晨光电视台台长、南京新闻台全市早新闻主编。《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金陵瞭望》等省市媒体专栏作家。著作《妙相神功》一书在香港出版,《黄秀钟文集》一书收录了30多万字的200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新闻获奖作品。退休后被返聘到北京,采访撰写编辑中国航天发展史书,现定居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