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在波恩大学上大学期间,我认识了好几位来自欧洲各地的朋友,以后大家都各奔东西,工作和生活在欧洲各地。
近些年我们在一次聚会上决定,以后每年在欧洲一个城市里相聚,共同度过一个周末。
上个周末,我们一起重游了德国西部的温泉之城-亚琛(德语:Aachen;荷兰语:Aken,法语:Aix-la-Chapelle)。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德国城市的德文名字是「Aachen」,按照德语的发音应该翻译成「阿亨」最为妥当,可是不知是哪个朝代的地理专家竟然将其翻译成「亚琛」,既不符合德语、荷兰语包括法语的音译,也不符合意译的原则,也许他觉得这样翻译比较雅观,不得而知。
不过,为了不给读者们添乱,我在此文中不再追究此事,继续沿用这种翻译,称其为「亚琛」。
亚琛是德国北威州的一个重要城市,它位于德国最西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盆地,地处德国、荷兰、比利时交接的三角地,其市中心距离三国交界处仅5公里,自古素有“欧洲心脏”之称,也是现代德国通往西欧各国的交通枢纽以及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在三国边界的森林里有个界碑,三面写着三个国家的名字:德国(D),比利时(B),荷兰(NL)。很有意思地是,许多亚琛居民住在德国,工作在荷兰,购物在比利时。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来自三个国家的好几种语言。这里的公共汽车有不少线路是跨边境的。因此,这里可以名副其实地被称为德国“最国际化的城市”。




更有意思的是,有的时候你走到这里附近的一个村庄或者小镇,会发现有些路、商店、饭馆,甚至房子正好坐落在两国的边界上。换句话来说,你可能坐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左脚站在比利时(B),而右脚站在荷兰(NL)!



早在公元800年,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将帝国定都于亚琛,使其成为了一座名正言顺的具有欧洲意义的历史名城。即便你现在进入亚琛,依然会很自然地得到一种古朴的印象。
在这里,你能看到中世纪的尖顶城门和大教堂,能看到古代富有市民的楼式宅居和哥特式市政厅,当然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喷泉雕塑、火车站以及古代建筑的废墟,到处都充分显示出这座罗马古城的本质。
现在的亚琛,虽然也有很多新建的现代化建筑,但大部分都力求和古老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使古城风貌得以保留。






亚琛的市中心是名胜古迹很多的地方,首先就是著名的埃利森泉,最为引人入胜。
埃利森温泉(Elisenbrunnen)是一座古典柱廊式的纪念性建筑,建于19世纪初,成为了亚琛这座“温泉之城”的象征。在这里,游人可以品尝热气腾腾、略带刺鼻气味的含硫矿泉水。
应该解释一下,所谓“刺鼻气味”是由于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琉,这种水对肠胃疾病以及皮肤疾病都很有疗效,但是闻上去有点像“臭鸡蛋”的味道,不敢恭维,正所谓:“吉水良药,焉惧鼻熏”!
像这样的温泉,在亚琛为数甚多,水温最高者,可达摄氏74度,至今为欧洲中部水温最高的温泉。






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为古代亚琛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早在2000多年前,凯尔特人就发现了这里的温泉。后来,喜爱沐浴的罗马人在这里建起了温泉设施,并且在它的周围逐渐聚落,这就形成了古代亚琛的雏形。
在温泉的墙上,挂着好几块石碑,上面刻着很多曾经前来享用埃利森温泉的历史著名人士,其中包括查理大帝,亨利四世,教皇尤金四世,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及沙皇彼得大帝等等。


当然,这个城市的名字确实有些特别,因为在德文里“Aachen”,其中前两个字母都是“A”,这在德语中没有很多先例。据说,当时罗马的军官和士兵都经常在这里洗澡,第一个“A”表示水(拉丁文Aqua)的意思,第二个“A”采自凯尔特-罗马人信仰的医神Apollo-Granus的头一个字母,因为这里的温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个“A”合起来就是神赐治病之水的意思了。
今天,温泉疗养仍是亚琛有名的服务性行业。全市设有许多家设备现代化的温泉疗养院,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按照德国的惯例,但凡一个具有温泉的城市得到官方许可以后,可以在城市的名字前增添一个“Bad”,以此标识这是一座“温泉之城”,更适合于开发旅游事业。因此,亚琛的真正名字应该是“Bad Aachen”(=温泉小城亚琛)。
可是,德国还有另一个惯例,不管是人名或者城市名字,为了表示各自的平等,一般不按人物地位或城市大小来列名单,而是按照字母次序来列名单。假如亚琛的名字是“Bad Aachen”,那么它的名字将排在其它有”A“字开头城市的后面,所以他们最后决定放弃“Bad”(=温泉小城)的标志,直接写成“Aachen”。这个名字的前面有两个”A“字母开头,无人可以超前,在德国不管如何列名单,亚琛的首席位置从此当之无愧!

公元800年,当查理大帝 (Karl der Große) 将亚琛 (Aachen) 确立为帝国中心时,理所当然地将这里建成一座新的罗马城。


那时,他首先将亚琛的市政厅大厦兴建成一座当时最时髦的哥特式建筑,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很多石柱都是从罗马和拉文纳的古建筑上拆除的。大厦正面的石柱上或龛间雕刻有德国历代帝王的全身像。整个建筑宏伟典雅,气势不凡。






其中最主要的是市政厅大厦的加冕庆典大厅(Krönungsfestsaal),查理大帝和以后的很多帝王都是在这里加冕,也在这里大宴群臣或召开帝国会议。左边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查理大帝,弗朗兹二世等皇帝的像。二楼大厅入口的墙上是罗马人发现温泉的情景画,大厅内的墙上是表现历史的壁画。另外,这里还陈列着圣经、剑、王冠等象征权力的几件宝物。







自1949年起,每年的亚琛市国际查理奖(Internationaler Karlspreis)都是在这里颁奖,奖给那些为欧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或机构。





这次我们去亚琛也十分凑巧,离开市政厅后,整个大楼被关闭,警察看守着各个入口。开始时我们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以后才知道,原来刚刚被选上的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偕北威州州长拉舍特专程来访亚琛。


到了亚琛,你当然不能不去那里的大教堂 (Aachener Dom),它是亚琛的象征,并于 1978 年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是德国的第一处世界遗产。

这座教堂大约建于 790 年至 800 年,无论是在建筑史还是艺术史上都具有非凡意义,是宗教建筑的一个经典范例。 这里是查理大帝 (Karl der Große) 的埋葬之地,在长达 600 年的岁月中都是德意志帝国国王的加冕教堂。




这个皇帝行宫中的礼拜堂,以后成为了宗教中心,也是如今大教堂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部分。 今天的研究人员认为,这座具有巨大穹顶的八角形建筑只花费了短短十年时间便修建完成,它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完美融合起来,赋予了民族团结的美好寓意,堪称大师级的建筑杰作。
当查理大帝于 814 年逝世时,这座行宫礼拜堂就成了他的长眠之地。 他的石棺至今仍停放在哥特式唱诗班大厅里,就在保留至今的皇帝宝座旁边。在公元 936 年和 1531 年之间,有超过 30 位德意志国王在这栋庄严神圣、无与伦比的建筑中加冕为王。

大教堂(Dom)的整体外形虽历经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恢宏如故,皇帝、国王和朝圣者都捐赠了大量的内部装饰品和其他珍宝。马赛克装饰穹顶下的圆形吊灯就是来自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罗萨国王(Friedrich I. Barbarossa)的捐赠。大教堂珍宝馆(Domschatzkammer)是欧洲最伟大的教堂珍宝馆之一,这里所展示的全是亚琛大教堂收藏的历史上的无价之宝,如公元1000年左右的洛塔尔圣十字架(Lotharkreuz)和1349年之后局部镀金的银质查理大帝半身像(Karlsbüste)等展品。









走在亚琛城里的大街上,你不时会看到很多著名的雕塑作品,从埃利森温泉走向大教堂,你首先会发现德国雕塑家Karl-Henning Seemann的作品《金钱的循环》(Kreislauf des Geldes)。作者用讽刺的手段,形象地雕塑了金钱对人的诱惑。




在大教堂附近,你也会看到德国雕塑家Bonifatius Stirnberg的作品《玩偶的喷泉》(Puppenbrunnen)。作者将对这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骑术竞赛、贸易、教堂、纺织、文化教育以及狂欢节巧妙地凝聚在作品中。



走在亚琛城里的大街上,也让你看到老城区的咖啡馆,优雅的步行街,还有装饰漂亮的面包店,里面放满了很多不同种类的面包。















在大教堂后面有一个以前十分著名的鸡禽市场(Hühnermarkt),那里有一座十分有趣的偷鸡贼雕像喷泉。作者用讽刺的手段,形象地雕塑了一个鲁莽的偷鸡贼,他偷了鸡以后居然没发现自己偷来的鸡中有一只是公鸡,结果包里的公鸡一叫,尴尬的偷鸡贼那慌张的表情令人捧腹。



当然,提到亚琛,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远近闻名的亚琛烤饼(Aachener Printe),这是一种综合了甜姜饼(Spekulatius)和胡椒蜂蜜饼(Lebkuchen)的蜂蜜烤饼。亚琛烤饼由霜糖、巧克力外皮或者杏仁片做成,是一种四季皆宜的传统小吃。在老城区你会看到很多专售亚琛烤饼的商店。






假如你还没有尝过亚琛烤饼的味道,很多店主会主动向你提供一些小块的烤饼,让你尝尝鲜。


总之,亚琛的大教堂有着超过千年的建筑历史。它今天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奇特的造型,是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不断的进行改建而形成的。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大教堂(Dom)和哥特式的市政厅(Rathaus)构成的这个古城的中心地区,让人感受到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晚上十点多以后,天色渐渐地变暗,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亚琛老城。

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好多厚薄不匀的云层,它们的色彩在眨眼间变幻万千。小巷间空气凉爽宜人,时有夜风拂过,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只那么一阵,就消失在无限的宁静之中。巷间的房屋被略微刺眼的白色路灯照亮,灯光倒映在路上的铺路石,四周却异常宁静,给这个老城增添了一种让人迷恋的光彩。
(文中照片部分是作者本人的作品,其它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