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临安行第一日(探访老友·参观博物馆)

7月13-14日,上海黄山茶林场老知青一行十四人应前场生产组长、后调至浙江临安任农林局长、现退休安度晚年的汪袓谭及其夫人、知青前辈朱美珍的盛情邀请,专程去临安探访,忆旧叙情。

十四人团队有关事宜由热心人吴玛丽领御组织,联络落实。其成员基本上都是老汪夫妇知根知底的当年场部机关工作的同事,其中有的还是职工家属宿舍的邻居。

十四人中,有六对夫妻。名单如下: 张德意(场生产组)、吴玛丽(场部) 章德祥(场党委委员)、龚思玶(前哨农场知青) 盛耀明(元件厂)、毛丽君(场劳资组) 刘立安(场派出所)、毛丽萍(元件厂) 伍贻庆(场工会)、張龙芳(场小卖部) 王雪妺(场办公室)、白天翔(场建工大队) 谢铭利(场武装部) 禾子(场政宣组)

四辆自备小车,清晨分别从上海市区四处出发,约定7:30在青浦练江会师。

去年黄山1500人大聚会上,禾子与久违几十年的老汪合影。但因志愿者任务缠身,仅仅是寒喧而已。

冒着大雨,四位驾车人准时开车到达了目的地。禾子的镜头首先对着他们。

她们也有一半的功劳。

章德祥是黄山知青联谊会的秘书长,常组织知青旅游活动,禾子也参加过两次。作为领队,一路上妙语连珠,介绍提醒,是个响铛铛的男高音。这次有女将玛丽负责,他退居二线。

毛丽君跟着胞妹毛丽萍照相了。我拉来盛耀明,请雪妹为我们拍下三人照。这样团队十四人临时组合,全部亮相。

上海还是黄梅天,雨水不断,出门遇雨天,确实麻烦,但也有好处,周末的高速公路上,一路畅通。

我坐在第一辆张德意开的指挥车上,他特地绕道来敝舍接我。一路上,玛丽忙着与其它三辆车保持热线联系,我玩着手机,及时把我们的动向传递到朋友圏。

没多久就到了临安境内,其道口建筑别有风味,有点儿古城味道。

临安现在是杭州一个区,看这里大门两侧挂的六块牌子,进去就是汪祖谭夫妇的住房。

来点仪式感,分别请雪妹、阿芳、毛氏姐妹在雨中按要求站好,我拍下照片。

老汪夫妇得知我们要去的消息,兴奋了几天,夫妻双双喜形于色地引导我们入室进堂。

老汪是浙江籍人,凭借天资加努力,考入浙江农林大学。他学业优异,还担任校学生会和团委干部。1966年毕业,1968年被分配在上海农垦局所属的位于皖南山区的上海黄山茶林场。

在茶林场期间,他担任2连连长,之后十年,一直是场生产组长,负责全场十几个农业连队的茶叶生产领导工作。

老汪做事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在黄山有良好的口碑。

老王配偶朱美珍是上海人,1965年高中毕业,响应政府号召,作为第一批知青,来到黄山茶林场,长期在场部机关工作。

在茶林场的艰辛岁月里,素不相识的一对男女,有缘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相爱成婚,生儿育女。

如果没有后来国家政䇿的变化,也许他们一辈子就扎根茶林场“干革命”,过日子。但共和国的步伐有时也会绕来绕去,变来变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黄山知青大返城,茶林场名存实亡,于是,英雄无用武之地。1983年,老汪携妻带着一对十来岁的儿女,全家调往故乡,担任临安农林局局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汪回故乡的工作经历和成绩虽没有细问,但看得出他一定颇有作为,成果累累,因为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知识分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使用。

老汪将近耄耋之年,朱大姐也73岁。他们夫妻和睦,相濡以沫。养老金丰厚,生活美满。

现在俩人在貌似机关大院里的住房也有90平米,不久将迁至新建的现代化高楼,傍山靠水,颐养天年。

忆旧事,感慨万千。叙友情,激动不已。

不大的客厅里,主客有16人。沙发,大小櫈椅,全部用上,坐的满满的,气氛暖暖的,拍两张15人集体照,只出现一次的两人,就是照片的拍摄者。

老汪夫妇非常开心,因为家里从来没有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而且是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老汪夫妇在新五洲大酒店设宴为老朋友们接风洗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频频举杯祝福,欢度美好晚年。

旧情复燃,新谊倍添。

相识是缘,相聚靠情。

男同胞合影

女同胞合影

入伍五十年的三名退役军人故技重演,向全体参会者敬礼!

宴席结束,在老汪夫妇的引领下,我们冒着不小的雨,来到了今年初才修建的恢宏大气的临安博物馆。禾子认为,无论从建筑、规模和文物藏品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区县级级别中,名列前茅。

几十年来,禾子出差或旅游,只要有机会,都会忙里偷闲,走马观花似地浏览当地的博物馆,了解一下那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渊源。

功臣山下,一方田园,半边山水。临安博物馆,砖瓦夯土,曲面悬山屋顶,殿堂式结构,连绵起伏,错落有致。建筑与自然隐隐交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凭身份证或扫描手机二维码,就能免费入场。虽是下雨天,观众仍不少。

这位穿着志愿者红色背心的工作人员一路讲解40分钟,有实物配衬,觉得讲的比历史老师更生动。

随心所欲地拍摄一些文物照片和视频。

同时也择机拍摄了朋友与珍贵文物亲密接触的照片。

印纹陶与原始瓷合烧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遗存的一个主要文化特征,临安博物馆珍藏的文物多多。

离舘前,喚来近旁的盛耀明、毛丽君夫妇,让他俩也做一次模特。

在临安博物馆大门口,为全体朋友拍照留念。

因为几位驾车者午宴都喝了酒,来去博物馆都靠两条腿。有的腰腿不好的朋友感到不适,大家也都累了,一看手机,走了万步。见到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老汪还陪着我们,因此,大家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哈哈,看来精神的力量有时是无穷的。

在住宿宾馆斜对面的“代代红”酒家用了晚餐,点菜由德祥和雪妹一手𠄘包,所有菜肴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夜幕降临,在酒家门口的街头,我想为大家再拍了一张随意的集体照。

路人甲见状,主动上来为我们拍摄。事后方知她是本地人,刚才也和几位朋友在此酒家用餐,以祝贺她的50岁生日。为了答谢,我请她也加入我们的行列,并拍了照片。

拍摄:禾子、雪妹,伍伍、玛丽、丽萍等 文字:禾子 制作:禾子 完稿于7月15日夜9:50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980 投诉
临安·江阴自驾游
本专集共有 9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96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6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禾子
创作 738 粉丝 328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