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查特酒厂的真实故事 作者 黄秀钟
山体大滑坡,泥石流摧毁了酒厂。 这是发生在1935年的事情。 这家酒厂生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查特酒。 酒厂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地区查尔特勒山脉。 今天,走近酒厂,了解历史,告诉你一个真实故事。



法国查特酒,18世纪40年代查特修道院发明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酒。


根据传统,1605年法王亨利四世的炮兵元帅弗朗西斯向巴黎附近的沃维尔的加尔都西会修道院呈上了一份记录了长生不老药方的炼金术手稿。


这一手稿按宗教等级最终被呈献至格勒诺布尔附近瓦龙的加尔都西会大修道院,自那时起,修士们就使用这份手稿酿造植物药酒。


配方有130多种草本植物,还有鲜花以及其他一些秘密成分,这些成分被混合调制在基酒中。


药酒迅速的流行开来,1764年修士们调整了药剂配方,如今查特酒就是按照这个配方酿制。



1793年,修道士们被逐出法国,查特酒也一度停产,几年后,他们才被允许返回法国,1838年修道士们发明了黄查特酒,开始用藏红花酿酒。



1903年修道院的修士被再次驱逐,他们的不动产,包括蒸馏酒厂被政府没收。修道士们带着他们的秘密配方逃到西班牙塔拉戈纳的避难所,使用同样的商标生产查特酒。只是在标识上附加说明了此酒是由西班牙塔拉戈纳出产的。



与此同时,法国瓦龙一家公司开始出售查特酒,由于他们没有修士们的配方,而所有试图重现配方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此销量十分惨淡,1927年,企业终于破产,瓦龙本地的商人团体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该公司的全部股份,并将此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塔拉戈纳的修道士们。



收回酒厂后,加尔都西会修士们返回修道院,而法国政府也默许他们继续生产查特酒,尽管驱逐法令仍处生效状态。



1935年,一场泥石流摧毁了酒厂,法国政府派了一支军队工程队在瓦龙附近重新建造了一座酒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取消了驱逐令,修道士们再次成为法国合法居民。而这个被泥石流摧毁的酒厂就这样一直静静的被泥土半埯埋在山中。



当年的酒厂运酒用的铁轨只留出了这么一点在地面,长长的已经被深埋在山下,酒厂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原来厂区的一个角落,从保留下来的厂区地图上看,原来酒厂有五分之四被泥石流埋在了山下。



当地有五十多名爱好古建筑的人士,自发的组织了修复老酒厂的行动,他们利用假日来挖出大量流入酒厂的泥石流,找回冲倒的砖石,按照古建筑原貌进行修复。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几乎每周假日至少有十多人轮流来干活,他们已经坚持了15年,我们才能看到现在酒厂的模样,一直给我们介绍的法国人说,15年前刚来时酒厂里全是泥石,杂草丛生,人都无法进入。


当地政府因为考虑这里工作的危险性,不支持修复,所以,他们得不到资金支持。有时偶尔给一点都用在购买修复材料上了,五十多人就每人集资保持修复工作正常进行,双休假日来干活中午就在工棚里吃自己带的面包和水。



我对眼前的法国人肃然起敬,15年的坚持谈何容易,更不用说没有任何报酬,凭什么?他们说我们都是深爱家乡的人,修复古建筑十分喜爱。


望着这些挖出来的旧砖,在法国有名的生产查特酒的废旧的建筑里,特别是看到默默的干着修复工作的法国人,我的心灵是震撼的,15年前他们都年轻吧,15年,还要多少个15年啊⋯⋯



作者简介: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晨光报主编、晨光电视台台长、南京新闻台全市早新闻主编。《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金陵瞭望》等省市媒体专栏作家。著作《妙相神功》一书在香港出版,《黄秀钟文集》一书收录了30多万字的200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新闻获奖作品。退休后被返聘到北京,采访撰写编辑中国航天发展史书,现定居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