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晚上21:30,我们从鹏飞路校区出发啦。家长们依依不舍,大巴不开,人不散。小暖男罗大伟,从车上走下来,再次与爸爸妈妈还有妹妹拥抱道别。这一刻,被感染…… 7月2日零点,搭上东航班机,飞往奥克兰 入关时,刘晓丢了自己的护照和登机牌,还好高中的赵老师捡到了,送了过来。 经过11.5小时的飞行,在新西兰下午16:30抵达奥克兰机场。 出关时,五个人被海关抽查到,关皓文因操作不当没法走自助通道,一个人去了人工通道,并且没有跟老师说,大家以为他不见了,把老师们吓了一跳。情急之下不得不,陆老师跟海关交涉,幸亏英语听说有水平,但是海关不让进去找。等了他半个多小时,李老师实在忍不住了,在海关大叫关皓文的名字,奇迹出现,关皓文举手了!失而复得,老师们欣慰地笑了。

文导接到了我们,带我们吃了中餐,然后送我们去酒店入住。 李老师召集所有孩子,布置了游学任务,分发了校旗和国旗,让孩子们带着国旗看世界,时刻不忘北中学子的身份。晚上十一点多,孩子们兴奋不睡,嬉笑不止,陆老师忍不住起床去敲门。

7月3日,吃完了酒店自助餐,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奥克兰大学,大家在新西兰最高学府门前拍照留影。辰曦中的漫步,让大家感受到了新西兰巨木参天,空气清新,路人友好,文明有序。





可能飞机上空调太冷,刘晓感冒了。没有带厚衣服的她,小小的,弱弱的。陆老师把自己的羽绒服给她穿,文导给她喂了当地的神丹妙药——麦卢卡20+。在征得妈妈同意下,老师给刘晓吃了一粒泰诺。接下来的几天,张英姿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给刘晓御寒。刘晓的感冒很神奇地当天就好了,让我不禁感叹团结就是力量,爱使天地万物一切美好。 接着,文导带领大家参观了奥克兰跨海大桥,帆船码头,天宫塔,纪念碑,并逛了著名的商业街——皇后街。









(怎就没有找到袁老师的帅影)
接着转机,一小时二十分钟后,我们抵达了基督城。Mosen和Mary来机场接我们。 在玛利亚女子学校,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孩子们和各自的住家见面,由住家父母带回家,有点陌生,有点欣喜,有点神秘,更有点期待。



嘿嘿,袁老师在这里耶


7月4日,早上孩子们分成两组,A组就读于玛利亚女子学校,B组就读于圣.约瑟夫学校。和当地的孩子一起学习,了解不同的课程和学习方式。孩子们尝试着大胆地与新西兰学生对话交流,建立友谊,提升英语听说能力。课堂上,孩子们大概听懂了一半,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英语学习的积累还是有待加强啊!






7月5日,是基督城学校假期前最后一个学习日,很多学校在这天安排party,领香肠、纪念徽章。孩子们融入其中,一起狂欢。 值得感叹的是,新西兰的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和老师都是自带午餐。这是住家给孩子们准备的便当盒,差点让我以为住家漏了给孩子放面包。顿时感觉,我们十四亿中国人每天吃太多太多了。











这也太少了吧……
7月6日,辛苦的一天,早上与住家道别,驱车前往皇后镇。四百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新西兰南岛都是山地,所以我们一路山路起伏盘旋,全程花了七个多小时。 这也是风景最美的一天,南岛风光尽收眼底。 美丽的雪山融水汇成了洁净的蒂卡普湖,透过湖边教堂️(新西兰最美教堂)玻璃窗,对面的雪山和蒂卡普美得像一幅画。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在教堂里坐了下来,凝望着远处的景,安静到不能再安静,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





在普卡基湖边,我们远眺了新西兰海拔最高的山峰——库克山(海拔三千多米)。湖水碧蓝,皑皑雪山,静美天成。



罗大卫找了这块石头给我,说是有经纬线,我把它带回了上海。
当天边的最后一抹晚霞出现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新西兰最美小镇——皇后镇。被晚霞披上金装的山麓,美得让人窒息。我把照片发给女儿,丫头说:妈妈这是山上起火了吗?冷峻不羁啊,不过,再看,山顶的霞光加上半山腰的一层薄雾,确实很形象。


坐缆车去山顶自助餐,回首,皇后镇在夜幕下如同一块宝石,璀璨夺目,只可惜时间太匆匆。

7月7日,清晨4:30我们就起床啦,搭上早班机,飞往奥克兰。 文导又来接我们啦!他带着我们驱车前往毛利人居住地鲁图鲁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途径火山湖——鲁图鲁瓦湖,这里有成群的湖鸥和高贵唯美的黑天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导带我们去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牧场,在牧场里,孩子们喂食绵羊和羊驼,看到了牛、野猪、红鹿、紫羽鸡、野鸭等好多动物,亲近自然真好!





在政府公园拍照留念吧,新西兰每一拍都是明信片。


7月8日,地热公园三景,令行程走向高潮。 一景,了解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居住环境和文化。



二景,幸运地看到了整个公园唯有的两只奇异鸟。可惜不能拍照,不过两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已经留在了我们脑海。

三景,便是看到了南半球最大的间歇喷泉。当二十多米的地热泉喷射而出时,叹为观止。



21:30,搭乘东航班机,9日5:20安全抵达上海浦东。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两天教会学校的学习体验,新西兰当地人住家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了解,欣赏了大美的雪山和冰川湖泊,新西兰满眼的牧场围栏,还有最令人激动的南半球间歇喷泉。以及一路上每天发生的小故事,有掉护照的,有掉队的,有掉东西的,有过不了安检的,有两天用完500纽的,更有的是同学们的互帮互助,八天里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我们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