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古镇(2019-07-10)
2019-7-10甪直镇,据说与苏州城一样有着2500年的历史。早年的甪直镇,全镇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却贯穿六条水巷,架着七十二座石桥。桥,是甪直的独特风景。当然,让甪直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小桥流水,还有数不尽的历史文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古迹被这座小镇细心呵护着。
"难识的地名,难忘的古镇。"甪直古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市东部,西距苏州城区18公里,东距上海58公里,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典型的水乡古镇。甪直,古称甫里,唐代以后,因河道街形状象"甪"字,改现名。 古镇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人称"五步一桥"的 "桥都"甪直古镇河网密布,水多桥也多历史跨度宋代、元代、以及明清时期,其中又分为多孔桥、单孔桥、平顶桥、姊妹桥、平桥等41座古桥,现代文学家叶圣陶早年在这里任教,离开后一直未能忘情,常称甪直为"第二个故乡"。
在晓市路口矗立着一座巨大石碑,雪白的粉墙,屋顶铺着黑色的黛瓦,中间有一座金色的拱桥,江南水乡的标志,上书"神州水乡第一镇",乃费孝通先生所书。
2019年7月10日徜徉在江南六大古镇之首,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傍晚时分途经甪直,意尤未尽去古镇逗留片刻。


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游客中心售票窗口空无一人,后有一位女士问我有什么情况,我说如何购票,笑曰,今天的售票时间刚过,景点也关门啦,无需买了,镇里你可以去看看。



游客中心旁的河边有一条风雨长廊,河不宽但水清澈,垂柳依依,莲叶田田,河对岸的房屋,雪白的墙壁,乌黑的瓦片,小桥流水人家,交相辉映,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真不亏为"神州第一水乡"。









甪直桥的一端通往通衢大道,景区入口处有一座牌楼。

甪直古镇 古镇远扬名,为存罗汉杨家塑 唐诗晚开照,来拜江湖甫里祠 苏州著名明清诗文专家钱仲联先生所书

水乡泽国 长桥短桥杨柳,人看旗出酒市 前浦后浦荷花,鸥送船归钓家

甪直桥


神龙起舞般的围墙屋脊

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斗米》的故事小品。

从甪直桥另一端下来,前面就是角端广场,独角神兽甪端矗立在广场中央。


甪端(lù duān)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甪端据说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寄寓了中国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甪直镇西的第一座桥——永宁桥。永宁桥始造年代已无从查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97年重修的花岗岩石砌梁式单孔平桥。西侧桥柱镌刻的楹联:茶灶竹床鲁望隐,莼羹菰菜季鹰回。东侧的联句是:“永庆升平跻盛世,宁馨富丽甲中吴”,上下联首字嵌有“永宁”两字。


永安桥是进入古镇景区看到的第二座桥,横跨在西汇河上,连接西汇上塘街和西汇下塘街。桥拱直接架在河岸上。


桥共七二天下绝, 三步两桥几处闻。 小桥流水江南韵, 艳阳高照水巷深。 古镇基本上保存了宅院、典当、作坊、商行、货栈、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 走进甪直古镇, 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光隧道,踏进了历史的大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透着浓厚的中国水墨画气息,雕梁、画栋、石巷、老屋,向你诉说着风雨沧桑的历史。

甪直香花桥始建于清雍乾年代,桥的彼岸就是保圣寺,桥面那朵曼陀罗仿佛能唤起生前记忆,度过香花桥意味着从今生走到前世。



金鼎桥又名金典桥,建于清乾隆年间。


君临桥,真的有美人临风而立呢。





正源桥


兴隆桥又名陈家桥,建于明成化年间,位于南市牛场弄南,现万盛米行景点北侧,东西走向,跨南市河。



古镇风光秀丽,吸引了不少美院的学生来此采风写生。


万盛米行是叶圣陶小说名篇《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一家米行,该文被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万盛米行也随之闻名。其原型是甪直镇南市上塘的万成恒米行。1998 年,甪直镇人民政府在南市下塘62号粮站筹建万盛米行,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米市风貌,并向游人开放。



江南文化园位于甪直古镇东南,与古镇紧密相连,占地面积150多亩,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典式园林。江南水乡文化园。

觀藝樓 宝地游来人惬意,乐园觀止艺盈楼


唐代诗人陆龟蒙归隐甪直,过上了半耕半读的隐逸生活,吟诗交友、躬耕陇亩、斗鸭吃鸭、品茶泛舟……活脱脱一个“江湖散人”的形象。他所著的《耒耜经》记录了江南水乡耕作农具的发明制造和使用方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具专著。
绍钧桥,这是一座单拱石桥,总体构架宽敞、坚挺,简洁,平实。辉映叶圣陶先生一生的奋斗足迹,当是为纪念叶圣陶先生的卓著业绩而建筑而命名的。


延赏 遊眺风光皆秀色 馆居云水自清标

小龙桥




邀月招星 莺啼绿柳唤春住 鱼跃清波半月归





利宾桥


跨河的廊桥,名“鲁望桥”。桥柱西侧的联为:老街情景四时画,名镇风流一枕涛。东侧的联为:千度回眸研勒石,一齐翘拇论高人。鲁望桥命名和纪念陆龟蒙有关,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



玄祐桥,桥那边的粉墙黛瓦吸引了我,走过去,大门紧锁,名曰“江上屿”的所在不知是干什么的,做个什么会所倒是绝好的。





甫里廊桥 廓绕水乡形巧合,桥通仙阙界难分

这座甪直古戏台竟然有三副对联。查资料,得知,这座古戏台采用了三面观,即观众可以在前面、左面、右面都可以看到表演。戏台最前侧的两座立柱上,镌刻着红底对联烫金字,喜庆祥和的气息扑面而至,仔细看,这副长联写的是: 游甫里忆诗人几尺平台尽译古今曲直妍媸善恶邪邪正正文章戏理同尘世试问谁无敏悟; 辟梨园歆看客何方高手长昭朝野炎凉离合悲欢假假真真景象才情泣鬼神敢言天有佳评。

两联一共74字,叙说了甫里悠久的历史,提到了与甫里息息相关的诗人陆龟蒙与现代文学家叶圣陶以及这片深厚土地滋养的众多平凡的梨园艺人,是他们用自己手中精雕细琢的戏曲基石一起在构筑一方水土的艺术大厦。
戏台里侧分别还有两副对联: 月晓风清韵寄高山流水; 梨园菊部调追白雪阳春。 凤啭鸾鸣一曲清音聆雅韵; 花团锦簇千年甫里展吴风。
古戏台前,还屹立一座石坊,左右两侧对联为:千载水乡龙气象,一家风土凤仪观。中间石竹对联为:风光放眼量,堪与碧城分秀色;翰墨抒怀抱,自来淞泽仰高贤。

甪端桥,这是一座宽阔美丽的玉带石桥,每一面栏板上有精致雕花,每一根石柱上都蹲踞着一尊小而威严的甪端。这座桥当是江南文化园的标志性建筑。

进利桥,又名施家桥,位于甪直镇西汇上塘街东端与中市街相接处,东西走向,跨中市河南端,清道光年间建。“进利”是仕进顺利的意思,这里是指载源取财之意。


江南文化园位于古镇东侧的眠牛泾浜,古典式园林,是甪直镇人民政府保护古镇、拓展旅游的重大项目。
探微万象,无愧三吴宝地 媲美千家,不虚一代名园

雕塑《和合》,一个球,下面三枚古钱币支撑。球上雕刻甪直的旅游景点,古钱币为开元通宝。寓为天地人之和合。


红牙故草高情千古想悠然 雪浪渔灯胜景三吴归蒙尔

三元桥,习称三官桥。(因该桥西堍弄内有三官堂,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此弄随叫三官弄,该桥也随习叫三官桥)。花岗岩石砌梁式平桥,建于清代乾隆之前,因位于中市上塘三官弄口而得名。桥联曰:“东溯眠牛浮绿水,西临斗鸭挹清风”。其东桥堍与北侧之万安桥南堍相接,构成中市街的一对“三步两桥”景观。 万安桥俗称矮凳桥,花岗岩石砌梁式平桥,建于清代乾隆之前,位于中市下塘眠牛泾浜西口。


萧宅位于甪直镇中美桥南堍,中市街6号。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坐西朝东,背园面街,宅侧有条约150米长的备弄,称萧家弄。该宅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甪直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宅院原为镇上杨姓武举人所建, 后来售与里中望族萧冰黎,故称萧宅。










沈宅,是甪直古镇保存完好的豪华宅第,同盟会会员、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地处甫里八景之一的“西汇晓市”之间,建筑布局有亦仕、亦商,前店、后宅,左坊、右铺的特色。沈宅原建筑面积为3500余平方米,现修复开放的为其西部,约1000平方米。




甪直历史文物馆位于保圣寺东区。2004年1月开馆,共二层,面积350.4平方米。馆内主要展出甪直澄湖遗址出土文物。陈列了不同时期、 形态各异的水井,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展示了甪直先民五千多年前生产、生活的情景。2010年5月,文物馆从保圣寺移址至江南文化园展出。


唐代诗人陆龟蒙归隐甪直,过上了半耕半读的隐逸生活,吟诗交友、躬耕陇亩、斗鸭吃鸭、品茶泛舟……活脱脱一个“江湖散人”的形象。他所著的《耒耜经》记录了江南水乡耕作农具的发明制造和使用方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具专著。


保圣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 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遭毁灭,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但到了元末又再衰颓。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兴,当时规模有200多间建筑,时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今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所见的天王殿是按明代原貌所重建,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嘴门拱结构。




叶圣陶纪念馆位于保圣寺西南,粉墙黛瓦的正门额上镌有赵朴初题书石绿色大字“叶圣陶纪念馆”。馆内所有建筑布局均保持原貌,有四面厅、鸳鸯厅、女子部楼、生生农场等。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1988 年2月,叶圣陶在北京逝世。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把当年他执教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2000 年,甪直镇人民政府投资 265 万元扩建叶圣陶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位于甪直镇南市下塘街 6 号。该馆坐东面西,背园面街,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早期是金融界人士沈再先老宅,面积 760平方米,共二进。1998 年,甪直镇人民政府为纪念近代思想家王韬,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把该宅开设为“王韬纪念馆”,并供游客游览观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