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比萨斜塔,令人震撼的建筑奇观

比萨斜塔,凭着独特伟岸的身姿,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万游客来到这里。不拍一张“支撑斜塔”的打卡照片,感觉仿佛没有来过意大利。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5.09米,在塔顶宽是2.48米,总重量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是世界著名建筑奇观,意大利的标志之一。这座斜塔1174年建成后,由于地表塌陷的原因,每年逐渐倾斜成了现在的模样。

如同巴黎的圣母院,悉尼的歌剧院,斜塔几乎成为了比萨的代名词。作为建筑奇观,再加上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斜塔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比萨的城市代言。

比萨斜塔只是奇迹广场建筑群的一个独立钟楼。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奇迹广场是比萨市中心一片围墙包围的区域,部分为草地。广场上除了斜塔,还有比萨主教座堂、圣若望洗礼堂和洗礼堂墓园。

圣若望洗礼堂是从罗马式建筑到哥特式建筑风格过渡的例子。下层使用罗马式的圆形拱门,而上层采用哥特式风格的尖拱

比萨主教座堂是奇迹广场真正的主建筑,它确切的名称应该叫比萨圣母升天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比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建于中世纪的罗马式建筑杰作,代表比萨海上共和国的威望和财富。

主教座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切托主持设计。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

教堂的许多珍宝在1595年的大火中焚毁,逃过此劫的艺术品有契马布埃(乔托的老师)绘制的半圆壁龛镶嵌画《环以光轮的基督圣像》以及北侧廊顶端有乔瓦尼·皮萨诺(尼古拉·皮萨诺的儿子)建造的令人惊叹的布道坛。

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设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顶柱廊,以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券为标准,逐层堆积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艳夺目。

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是大教堂的钟楼,大教堂建成100多年后才开始建造,比萨斜塔外观呈圆柱形,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比萨斜塔,建造第3层时发生塔身歪斜的状况,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最后,前后历时二百年,于1372年才算全部完工。

比萨斜塔一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钟楼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1年的修缮,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客开放。我们2019年5月慕名来到这里游览,站在广阔的绿色草坪上,做出用力蹬着腿,用头和手臂支撑着斜塔的姿势照相留念。

造型各异的游人

建筑学家研究了斜塔不倒的原因:发现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重要因素。

最终拯救比萨斜塔的,据说是一项看似简单的新技术——地基应力解除法,但只能是不让塔继续倾斜,尚无力完全扶正。

斜塔的警卫人员

通往比萨斜塔的路途中,简易商棚沿街而设,出售的都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不少是来自义乌的小商品。

比萨城奇迹广场的城墙边,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就座落在这里,透过大门能看到著名的比萨斜塔。

摄影/天道酬勤

文字/天道酬勤 数据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374 投诉

已有157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8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旅行打卡
美好风景,愿与你一起分享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天道酬勤
创作 79 粉丝 41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