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居士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11日 2019

天津狗不理包子_田园居士

— 原创 —

【天津狗不理包子】 于 军/诗 薄皮大馅热而香,狗不理包名远扬。 顾客如云尝美味,津门店铺广开张。 (时作于2018年4月9日周一夜晚) 注:格律系平水韵七阳。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

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

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品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狗不理”的天津包子在中国,甚至国外都非常有名,也是中华老字号,享誉大江南北。狗不理包子为何会这么受人喜爱呢?当年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出了名的“吃货”!吃完包子后,非常开心,连连赞赏狗不理包子。之后狗不理包子就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天津三绝”之首。

歌曲源于《相逢-天津快板狗不理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882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天津有味
去天津,观市井百态,人间烟火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田园居士
创作 856 粉丝 38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