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奇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9日 2019

【重游哥廷根】哥廷根的持鹅少女

— 原创 —

星期日那天一大早,我一个人走到哥廷根的中央广场,情不自禁地拍了一张照片。

在那古老的市政厅的前面,竖立着一座显眼的“持鹅少女喷泉”(Gänseliesel)。

大凡到哥廷根市中心的人,也许会因为时间仓促而忽略其它众多的景点,但绝不会放弃旧市政厅前的广场,更不会放弃这座著名的“持鹅少女喷泉”。

细细看来,“持鹅少女喷泉”的底下是一个水池,池中央的地基上竖立着一座“持鹅少女”的青铜雕塑。

“持鹅少女”是一位赤着脚的年轻农家少女,她的穿着十分简陋,左手提着一个大篮子,里面放着新鲜的蔬菜和两只鸭;她的右手抓着一只肥大的家鹅。

她似乎依依不舍地看着这两只鸭子。

从那两只鸭子和一只家鹅的嘴里不断地涌出喷水,这座青铜雕塑以及上面的青铜华盖和底下的水池共同组成了这座“持鹅少女喷泉”

这座青铜华盖的顶上装置着一个标志着哥廷根市标旗的风向标。

可以不夸张地说,这座“持鹅少女喷泉”是哥廷根城市的里程碑,也是游客的聚集点。

正因为哥廷根是一座著名的大学城,而且这里的大部分市民都跟哥廷根大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城里的一切都与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学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为此编出很多挺有意思的故事。这座“持鹅少女喷泉”当然也不例外。

其实不然,这座“持鹅少女喷泉”原本与哥廷根大学根本毫无关系。

哥廷根城建于公元953年,根据历史记载,下令创建哥廷根城的是当时的德意志诸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Heinrich der Löwe)。早在哥廷根大学建立之前,哥廷根就已经是中世纪的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中等城市。

正因如此,哥廷根与其它在中世纪建立的欧洲城市有一些共同之处,整个城市被坚固的城墙围着,围墙中有很多城堡,人们只能通过几座城门进出。另外,围墙内有很多大小教堂,而且这些教堂都是城中最高的建筑。

除此之外,中世纪的哥廷根城中心有一座市政厅,并且按照当时的惯例,将市政厅前面的广场建成一个很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市场的中间,建有一座喷泉,为了纪念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他们在喷泉的中间竖立了一只石狮子。

十九世纪初,那只石狮子出现了太多裂缝,已经无法修理,所以市政府不得不将其拆除。于是,十九世纪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只有喷泉,没有任何其它雕塑。

大约1894 年左右,有些市民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希望能在喷泉中间塑造一座新的雕塑。于是,市政府向欧洲各地的艺术家发出有关新雕塑的招标启示,最后一共收到50多名艺术家提出的46种不同的方案。

当时,招标第一名是来自法兰克福的雕塑家提出的方案:“本着古人的精神”(Im Geist der Alten),展现很多历史重要人物的雕塑;招标第二名是来自柏林的两位艺术家提出的方案:“持鹅少女”。

当时的市政府、很多商业著名人士和大学教授都觉得“持鹅少女”太小,太没有气派了,所以一致支持“本着古人的精神”的方案,觉得这样才有气派,才能体现城市的庄重和体面。

可是,大多数市民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决反对“本着古人的精神”的方案,挺立支持“持鹅少女”的方案

当时的一位市民代表在评选会上这么说:“众所周知,哥廷根有很多高大而庄重的雕塑,不久以后我们还将建立纪念高斯和韦伯的雕塑。这些雕塑都是经过大学教授们建议而建立的纪念历史重要人物的雕塑,但是它们跟我们这些平常的市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大家对此无动于衷。请大家不要忘记,这里是城内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这里建立的雕塑应该属于所有市民,应该得到所有市民的认可。请问,有哪个方案能比这个“持鹅少女”更能像一首诗歌一样,生动地体现这里的平民生活呢?”

为了挺立支持“持鹅少女”方案的实现,很多市民都到处宣传并且为此捐款。最终,这个方案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

1901年6月8日,这座“持鹅少女喷泉”终于建成了!

但是,当时的市政府和市里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之前的争论依然耿耿于怀,他们认为这个微不足道的“持鹅少女”无法体面地代表这个城市,所以故意借故忽略它的建成仪式,以至这座“持鹅少女喷泉”成为哥廷根众多的雕塑中唯一一件没有经过官方的揭幕仪式而“悄悄地”展现于世的公开艺术品。

为了体现这个城市的庄严,他们坚持在少女雕塑旁边青铜华盖的顶上装置着一个标志着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的风向标。

虽然如此,广大市民也完全不在乎那些知名人士的鄙视,奔走相告,共同庆祝这座“持鹅少女喷泉”的建成!

当时有一位记者在报纸的评论上这么写道:“全体市民都无不为这个城市增添了这位“新市民”而感到骄傲和高兴。尽管雕塑上的持鹅少女与她背后高大的市政厅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坚信,她终将成为我们城市跨世纪的里程碑!”

20世纪初,哥廷根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不知哪一天开始,那些刚来哥廷根的年轻学生都喜欢逞能,争先恐后地爬到青铜雕塑上去亲吻这位弱小的“持鹅少女”。以后这种行为慢慢地成了哥廷根大学生“非官方的”入学仪式。

当然这种“亲吻持鹅少女”的仪式往往是一些学生成群结队、酒足饭饱以后发生的,他们常常在此大声聚众闹事,严重影响了周围市民的日间,特别是夜间的正常生活,遭到了很多市民的抗议。

1926年,为了维护市民的安静生活,警察机构颁发了“禁止一切亲吻持鹅少女活动”的禁令,并宣布对所有违令者严惩不贷!

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偷偷地举行“亲吻持鹅少女”的仪式,不过他们收敛了很多,避免太多影响城市生活。因此,禁令虽依然有效,但很多警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人来起诉,他们基本上视而不见。

当然,“持鹅少女”虽然是青铜铸成的,但也禁不起几千个人的长年抚摸和攀爬。为了保证雕塑的原著不被损坏,1990年起,原版“持鹅少女”被转移到了城市博物馆内,而在市政厅广场前展出的是一件复制品。

1995年起,哥廷根地区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持鹅少女”公开选秀赛,选举那一年的“持鹅少女”代言模特。对广大市民来说,最主要的是,这些候选人不仅仅要在外表上,而且在形象上都能体现大家心目中的“持鹅少女的神态”。

这些候选人需要通过记者采访、行走以及形象表演等等公开的选秀活动,最后由公众投票选举决定那一年的“持鹅少女”代言模特。

1996年,我来到哥廷根的时候,警察机构的禁令继续生效,但是这种“亲吻持鹅少女”的仪式也依然存在,而且其内容已经有所改变。那时,已经不是那些刚入学的大学生,而是那些在哥廷根大学成功地得到了博士学位的新博士们都爬到青铜雕塑上去亲吻这位弱小的“持鹅少女”,以至这种仪式成为了一种哥廷根大学研究生必须通过的、“非官方的”的博士典礼。

每学期哥廷根大学的官方博士典礼的那一天,哥廷根城内都是人山人海。

各个系院的同事们早就准备好了各自五花八门、具有专业特色的“博士典礼车”,有些是手拉车,有些是手推车。

当然也少不了农业系开来的拖拉机驱动的“博士典礼车”。他们各自带着自己所里的新博士,走向市中心。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按照哥廷根大学的“非官方规定”,“博士典礼车”必须由那位博士生的导师亲手拉、推或者开动。假如导师年纪比较大或者体力不济,为了健康起见,允许其他人在途中帮助导师拉车,不过只是帮助,决不能替代!

我的博士学位不是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所以我本人不具备“亲吻持鹅少女”的资格。不过我在哥廷根工作的十年中,曾经十几次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拉过“博士典礼车”。

因此,我可以用自己的切身经历郑重地告诉大家:在哥廷根大学带一名博士生真的很不容易!首先,我必须找钱源给他们发工资,以后还要不断地辅导他们工作,帮助他们写论文。可是,那些博士生苦尽甘来之刻,正是当导师的最受苦之时。那一天,我必须将“博士典礼车”拉到城内的大学的大礼堂,颁发了博士证书以后,又将它从那里拉到”持鹅少女喷泉“。在“亲吻持鹅少女”仪式结束后,我还必须将它拉回自己的所里。

你可别小看这辆“博士典礼车”,首先这里面坐着那位博士生(体重不一),其次这里还装着很多饮料,比如一箱啤酒,几瓶放在冰桶里面的香槟酒,还有几箱其它饮料和矿泉水,当然还有一些杯子、盘子和不同的食品等等等等,要拉这么一辆车可是一种正经八百的体力活!

总之,那一天我来回差不多要拉车六公里,用“化尽九牛二虎之力”之词来形容那一天,绝不为过!

当然,几次拉车以后,我也有了一些经验。以后每次拉车之前,我都会事先就摸清情况,来宾中是否有身强力壮的兄弟、未婚夫或者叔叔、舅舅和父亲,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我就可以请他们在途中帮助我拉车!

每次拉了这么一次车回到了所里,我虽然有些筋疲力尽,但心里还是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因为,在哥廷根大学就职的教授,谁拉车越多,谁就越成功!

对我来说,博士毕业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很可能不是TA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正因如此,我在博士生的毕业晚会上除了祝贺TA们成功以外,最后总要对TA们的父母说这么一段话:尊敬的父母,我的任务是指导你们的儿女完成博士的学业,现在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功地帮助TA们“戴上了博士帽”,在此向你们完璧归还。我期待你们能陪同自己的儿女,帮助TA们“穿上婚纱”,走向人生更重要的阶段!

每当这些已经毕了业的学生邀请我参加TA的婚礼的时候,我的心里会出现另一种成就感。

对我来说,事业的成功充其量只能是人生的一半。缺乏了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终究还是有些枯燥乏味,让人感到遗憾。

从这个角度来看,哥廷根的市政厅前面的“持鹅少女”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哥廷根大学的新博士们在胜利地走完了人生的一个阶段的时刻都争先恐后地去亲吻这位“持鹅少女”,正是TA们对生活的亲吻,也象征着TA们对将来美好人生的期望!

正因如此,不管TA们将来的事业是否辉煌腾达,作为老师,我衷心期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活得人生无憾!

(文中照片部分是作者本人的作品,其它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917 投诉
欧洲见闻
本专集共有 40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张卫奇
创作 186 粉丝 81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