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北京:西天梵境和九龙壁
2019-6-7春色北京:(26)
沿着北海公园北岸漫步,向西来到西天梵境和九龙壁。
北海公园里的西天梵境,在历史上是一组大型的皇家寺院,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为庆祝其母八十寿辰而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这里是日军司令部,当年珍宝掠夺一空,历年楼宇塔亭也遭破坏,如今现在看到的仅是部分遗存的建筑。






西天梵境前有四柱七楼琉璃牌瓦牌楼一座,前面匾额提为“华藏界”,后面匾额提为“须弥春”。从华藏界牌楼穿过,意即进入佛门;反面“须弥春”的言外之意即到了“须弥山”这个佛家最神圣的境界了。




“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东临静心斋,是北海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
西天梵境山门为歇山黑琉璃黄剪边顶仿木结构券门,为三座,门之间有琉璃墙,中间门额为“西天梵境”。





门内东西为钟鼓楼,钟鼓楼北侧,左、右各有四方形石座,上竖八角形石幢。





天王殿后边为大慈真如宝殿,建于明万历年间,殿五间,整体建筑的木结构全部采用金丝楠木制作,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中的精品。殿内供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塑像。人们又称其楠木殿。



如今,西天梵境景区只开放了前两个院落,后边的华严清界殿现在未开放。






西天梵境最后一进院落是北海公园的一处神秘所在,挂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牌子,闲人免进。
据说这座后院里有两件宝贝:一是高大雄伟的琉璃阁,二是七佛塔碑亭。
可能要有待时日,我们才能一窥真貌。

北海九龙壁,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米,厚1.2米,长27米,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我国现存的古代九龙壁有三座,唯独这座是双面壁,它是中国琉璃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海九龙壁是研究清代琉璃结构建筑的重要史料。
在北海九龙壁上嵌有 山石、 海水、 流云、 日出和 明月图案,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 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9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蚊龙浮雕。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柯栩如生。
壁东面为江崖海、旭日东升流云纹饰,西面为江崖海水、明月当空流云图像。壁顶为琉璃筒瓦大脊庞殿顶,大脊上饰黄琉璃流云飞龙纹。
影壁用424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色彩绚丽,古朴大方,是清代 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









九龙壁上究竟有多少条龙?一份资料做了详尽的介绍:
“北海九龙壁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 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 龙的踪迹。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 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 烧饼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我们在欣赏九龙壁时先注意观察他的整体结构。
“北海九龙壁由三部分组成,下层为基座,也称须弥座,为束腰形,高2.09米,由75块琉璃砖组成,雕有浮雕两层琉璃兽,一层是 麒麟、 狮子、 鹿、 马、 羊、 狗、 兔等动物,另一层是小型行龙。兽、龙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部为九龙壁的壁身主体,高3.72米,用426块琉璃构件分六层拼砌而成九条飞龙。上部为斗拱装饰,琉璃瓦兽顶歇山式。”
“北海九龙壁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明月当空”的图案。”
九龙壁中央对正着原有的王府大门,姿态端正,龙头向上,龙身向上弯曲,九龙壁的主龙为正黄色,正视 王府大门。
“主龙左右的两条龙为浅黄色,龙头朝东,龙尾回甩向中心龙,呈对称状。依次对称的两条龙龙头向西,呈淡黄色。再其后是对称状的两条宝蓝色巨龙,最外边(东西两边)的两条龙呈黄绿色。九龙壁九龙张牙舞爪,气势磅礴,好似从天而降,腾云驾雾,翻江倒海。”




让我们再欣赏一下九龙的各具神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