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铎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春色北京:遗址公园里的绽放

春色北京(24)

在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的牡丹园里盛开着一大片牡丹。

据介绍,含经堂四周山水环抱,是当年乾隆皇帝准备日后“息肩娱老”之所,历经3年才修建完成,原本收藏 着众多古玩,有点“皇家博物馆”的意思。整个建筑群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是圆明园长春园中心区规模最大的一组寝宫型建筑景群。

圆明园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遭到毁灭性破坏,经多年的考古发掘,这组重要建筑的基址已露出地面,平整的地基、古老的排水设施,甚至两处地下供暖设施都已清晰可见。

在这个遗址上种植了大片的牡丹,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看过牡丹,也进过不少牡丹园,但是,当我走进圆明园的牡丹园时,被眼前眼前大片盛开的牡丹,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牡丹园所震撼!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大的牡丹园,也是花色品种繁多,个头大,色彩鲜艳,景色最壮观的牡丹园!

经过几年的养护和发展,含经堂景区牡丹品种达200余种,面积2万多平方米。

但见圆明园中的牡丹园,满园绽放,迎接游人。

独爱白牡丹。

白牡丹的纯洁高雅吸引赏花人。

白牡丹的清澈透明,仿佛在净化我们的心灵。

成双成对的白牡丹美丽中蕴涵和谐,更有魅力。

高贵的黄牡丹,虽没有雍容华贵的身姿,却显得特立独行。

含经堂牡丹与遗址相互映衬构成独特的画面。

有一则圆明园牡丹花典故:康雍乾祖孙三代共赏牡丹,有些意思。

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曾经5次走进圆明园。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禛的皇子花园。

  康熙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69岁的康熙帝、45岁的雍正帝和12岁的乾隆帝这前后祖孙三代皇帝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会,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相会。现在看来,这次游园应当是雍正帝精心安排的。康熙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就在圆明园里专门建了一个牡丹台,然后请父皇来观赏。当康熙帝兴致正浓的时候,在花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

  康熙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这些孙子,绝大多数连爷爷的面都没见过,乾隆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据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敏和聪慧,后来还当面夸奖乾隆帝的母亲能生这么个好儿子,是“有福之人”。就这样,康熙帝破例将弘历接到身边养育,先是跟随住在畅春园,后来又带着去了避暑山庄,前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直到这年冬天康熙帝病死在畅春园。

  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乾隆帝登基之后,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

忆故地辉煌惨痛国恥,赏现地牡丹盛开预示国家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541 投诉
春色北京
本专集共有 31 篇

已有54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丁 铎
创作 994 粉丝 250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