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发现的中国诗 因为古老的赋格 它缺乏谦虚 言论越收越紧 退居于后宫的格律 从属于自然之论 落日的凤凰山 照见那一口棺材 司徒空所见 诗有多种含混 现代直白 意象如松于岩 关键在于落实 一位后宫的怨妇 遗落的团扇 纪念我的君王 刘彻像一片湿叶子 站在门槛上 哦,汉家宫阙 那时都有配乐 主角婀娜婉转 并不是从一而终 2019.5.30日作于焦坪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20世纪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其著名译作《华夏集》是根据美国东方学专家费诺罗萨关于中国诗的笔记整理、编译而成,尽管存在某些误读、误译之处,其译作却深入人心,获得意外成功,这种独特现象在世界翻译史上十分少见。《华夏集》因其忠实性问题而颇受争议。传统翻译以“信”为基本原则,注重语言层面的对等。庞德在理解原诗精神的基础上传递思想内容,他的翻译重点是突出意象,寻求与诗人的情感共振。因此,艾略特称他为“我们时代的中国诗的发明者”。 意象主义者主张,不要用多余的词,不要用不能揭示什么东西的形容词;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短句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不要摆弄观点,把那些留给写漂亮的哲学随笔的作家们;不要描绘,这方面画家能更出色;最好的诗中有一种余音袅袅。等等。 蔡姬 深山中花瓣飘零, 还有橘黄的玫瑰叶, 叶子的赭色紧贴在石头上。 ★★★★ 仿屈原 我要走入林中 戴紫藤花冠的众神漫步的林中, 在银粼粼的蓝色河水旁, 其它的神祗驶着象牙制成的车辆。 那里,许多少女走了出来, 为我的朋友豹摘葡萄。 这些豹可是拉车的豹。 我要步入林间的空地, 我要从新的灌木丛中出来, 招呼这一队少女。 班婕妤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庞德的翻译:题扇诗,给她的帝王 噢,洁白的绸扇, 象叶上的霜一样清湛, 你也被弃置一旁。 刘彻的《落叶哀蝉曲》 落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庞德的翻译: 刘彻 丝绸的瑟瑟响停了, 尘埃飘落在院子里, 足音再不可闻,落叶 匆匆地堆成了堆,一动不动, 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 一片站在门槛上的湿叶子。 意象派诗人H.D.的代表作《山神》 卷起来,大海—— 在我们的岩石上 卷起你尖尖的松林 拍击你巨大的松柏 将你们的绿色泼在我们身上 用你们满谷的冷杉将我们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