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铎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春色北京:圆明园踏青

春色北京(23)

驱车去圆明园踏青。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皇家园林,如今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是还是遍布村落、企业、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只有西洋楼遗址还保留著。经过数十年的民间组织呼吁,最终定位为国家级的遗址公园。又经过长时间的清退总于保留下来绝大部份(除了101中学暂不搬迁)原址。时之今日在民间的捐助下,北围墙才合拢,听说,圆明园正殿的大门,即将动工复建。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目前大家认为的圆明园正门,实际上是绮春圆的大门。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但是,“圆明”二字始终值得冶国者借鉴。

进得绮春园大门,迎门的牡丹开得正盛。

据说过去圆明园共有桥二百余处,这是唯一残存的古桥,古韵悠悠岁月蹉跎!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福海真正成了海,过去是沼泽湿地,与西山遥遥相对,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情舒畅。

大妈在这里跳广场舞,真是一级棒!这种享受生活的乐趣,真令人感动。

穿过绮春园来到长春园,游相对少一些,另一番景致。

圆明园内逐部恢复少数的石桥,这也是极为复杂的事,既要按古桥原样为蓝本,又要考虑不破坏“遗址”的定位,所以绝大数桥仍以铁框桥连接。

美丽的景致,离不开她们的辛劳。

“帝后”的巡游,引来大批游客前来合影。

离开圆明园回归喧闹的都市生活,踏青总有一种美好的感觉。

眼见圆明园数十年的变化,现在成了主要的旅游景点,涌动的人潮,似乎和“遗址”应有的沉淀、厚重又有差异。中国人喜欢热闹华丽,难怪在浙江有人不惜花300亿的巨资,修建了一个“复原”的圆明园!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535 投诉
春色北京
本专集共有 31 篇

已有47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丁 铎
创作 993 粉丝 247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