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园林瑰宝——余荫山房》

2019.05.20.牛志勇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番禺南村镇,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于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鹧鸪天 • 余荫山房》 广州番禺余荫园 距今一百五十年 缩龙成寸三百步 曲径通幽一池莲 奇葩多,景致全 天人合一超自然 建筑艺术堪精品 文化底蕴在岭南

       园林占地总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余荫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

        园中之砖雕、木雕、灰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丰富多彩,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尽显名园古雅之风。

        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香气四溢、硕果累累,顿使满园生辉。而园中“夹墙竹翠”、“虹桥印月”、“深柳藏珍”、“双翠迎春”等四大奇观,使游人大开眼界,乐而忘返。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余荫山房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余荫山房参考苏杭画师绘制的园林景观图纸,又借鉴了广州“海山仙馆”的造园技法,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

        该园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

        园林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 园林虽小,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西半部以长方形石砌荷池为中心,池南有造型简洁的临池别馆;池北为主厅深柳堂。堂前庭院两侧有两棵苍劲的炮仗花古藤,花儿怒放时宛若一片红雨,十分绚丽。

        深柳堂是园中主题建筑,是装饰艺术与文物精华所在,堂前两壁满洲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著名的木雕珍品,珍藏着当时名人诗画书法。

        东半部的中央为一八角形水池,池中有八角亭一座,名“玲珑水榭”,原是赋诗把酒、吟风弄月之所。有丹桂迎旭日、杨柳楼台青、腊梅花盛开、石林咫尺形、虹桥清晖映、卧瓢听琴声、果坛兰幽径、孔雀尽开屏之八角玲珑。

        水榭东南沿园墙布置了假山;水榭东北点缀着挺秀的孔雀亭和半边亭(来薰亭)。周围还有许多株大树菠萝、腊梅花树、南洋水杉等珍贵古树。

        “来薰亭”半身倚墙而筑,“卧瓢庐”幽辟北隅,“杨柳楼台”沟通内外,近观南山第一峰,远接莲花古塔影。东西两半部的景物,通过名叫“浣红跨绿”的拱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南面还紧邻着一座稍小的瑜园。瑜园是一住宅式庭院,建于1922年,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所造。现已归属余荫山房,两园并在一起,起到了辅弼作用。

        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有致,藏而不露。弹丸之地,把亭、台、楼、阁、堂、轩、桥梁、廊提、石山碧水、浮莲全都包含其中,且回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觉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好一个曲径幽深。

        二是“书香文雅”,不离居室,满园的诗联、佳作文采缤纷浓郁,真可谓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下雨天是赏园最佳时间,那浠浠沥沥的小雨洒在碧绿的莲叶、淡绿的花瓣上,满园都是淡淡的香气,周围如绿云般的竹叶在雨中沙沙作响。

        步入园中,首先见到的是门上的一副名联,它与“余荫”二字分别作为上下联的第一个字。上联是“余地三弓红雨足”;古人以一箭之地来比喻一百步的距离。“弓”即是箭,三弓就是三百步的距离,指这个园林的面积很小;“红雨”,暗指整个余荫园四季花果不断。

        下联“荫天一角绿云深”,把园内绿树成荫的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上下联中的“足”字和“深”字,深刻表露了园主人告老归田的心意。

        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在不足三亩的地方内又怎能种竹呢?园主人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墙与墙之间,种上翠竹。一来,既不占用庭园的面积,又能控制它的生长蔓延,并且可以挡住园外的尘土,真是一举三得。

        过了虹桥,向前走便是“深柳堂”。堂内布局果然超凡脱俗,而且木雕琳琅满目,在珍贵的木雕屏上刻有大学士刘墉的书法笔迹。在“深柳堂”对面是园主人即席挥毫的书斋。

        在余荫山房落成后二十年,园主人的侄儿邬中瑜添建了一座“瑜园”,是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的,但传说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在新婚前夜居住过,于是也被称为“小姐楼”。

        行到回廊深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玲珑水榭”了。它环水而立,是园内第四所建筑俗称“八角亭”。水榭呈八角形,八面全是窗户,结构高雅。这样一来,既能八面通风,又可以八面观景。

        对于八角亭的八景,有一首五律诗概括得很好,那诗就是:“丹桂迎旭日,杨柳楼台青;腊梅花开盛,石林咫尺形;虹桥清辉映,卧瓢听琴声;果坛兰幽径,孔雀尽开屏。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强调诗情画意。“玲珑水榭”之所以远近传名,就因为它既有诗情,又有画意。余荫山房真不愧为园林之宝,如果要寻找历史文化的根源,余荫山房就是一所不可不游的岭南庭院!

谢谢德军同学赠诗留评 《余荫山房》 岭南园林看余荫 艺术瑰宝雅似金 浓缩天下园艺珍 曲径幽深古园林 美诗丽景藏底蕴 尽显中华艺之魂

谢谢玉明同学赠诗留评 才子足迹走天下, 图文并茂闪光华。 精品画廊余荫现, 艺术珍宝在华夏。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541 投诉
广州周边游
本专集共有 119 篇

已有124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1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北国之春
创作 1247 粉丝 242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