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AN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璀璨的古老印地安文化:查科文化历史国家公园

原创 2019年5月16日 阅读 1895 分享 4

摄影/文字/制作:韓豫燕 器材:iPhone XS Max Huawei P20 Pro

2019 享受美国的西南风情 (九)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西北部的查科文化历史国家公园,是美国印地安原住民 “查科文化” 在公元1020年至1110年间顶盛时期的重要人文遗址。它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这一公园保存了最完整最丰富的北美印地安原住民的文化历史。

Fajada Butte

作为查科文化遗迹国家公园的标志物的法哈达山丘 (Fajada Butte), 位于公园入口处。据说山丘上存有 “崖居人” (cliff dwelling)曾经居住过的痕迹。由于自然环境的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山丘有濒临榻陷的危险。 严禁任何人接近。远远望去,可见加固的痕迹。

在这个山丘的顶部, 有如年轮一样的螺旋岩画,这里的原住民可以通过光线在岩画的位置来确定四季变换:冬至、夏至还是春分或秋分,并以此来规划农业及他们的宗教仪式。 可惜的是,自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为人类活动导致底部岩石的侵蚀,并最终造成顶部岩石的轻微滑落,以致于光线在岩画上的位置已经有所偏移。

🕸🕸🕸🕸🕸🕸

据考古发现,安纳沙兹印第安人于公元850年到公元1250年间,在新墨西哥州东北部的这个叫查科峡谷的地方,创建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它的建筑技术,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反映出了高度复杂的人类文明。巨大的多层石头村落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00英里长的道路系统证明了他们的工程与建筑天赋。

查科文化涵盖现在的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盆地,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的一部分。查科文化因曾统一不同种族的人长达300多年。

Hungo Pavi

考古学家们还认为,早在大约公元200年时间,安纳沙兹文化就开始出现在四角地带崎岖的高地沙漠里。 早期的安纳沙兹人居住在地屋,即修筑在谷底浅平石坑里。 周围和屋顶用圆木搭成的屋子里。因为他们能编制非常结实和实用的篮子来贮存食物,考古学家称早期安纳沙兹人为编篮人。他们穿着用植物纤维编制的围裙,系着腰带,脚蹬拖鞋;冬天里则披着斗蓬和兔毛毡子。

兴建这些建筑以及与之配套的道路,斜坡,水坝与护堤,需要经过大量组织精良、熟练的规划,设计,资源采集与建设工作。查科人民综合规划建筑设计学,天文定位学,几何学、工程学来建筑这个具有壮观公共建筑的古代城市中心,这里的建筑直到1000年后的今天还让我们感到惊讶和鼓舞。

这竖村落周边存在着尤如网络般的道路遗址,路宽9米,全长600公里。 这些匠心独具的设计和施工的道路,不仅是为连接周边村落之所用,更被认为是当时查科文化宇宙观的反映。

作为一个中心定居点,查科连接了大约75个外围村落。后人推测,这些以土地为生的人可能建造这个政治经济中心的目的是管理和分配由于潮湿或干燥的生长季节决定的多种多样的食物供应。阿纳萨兹人建造了具有特大型房间的村落,发展了石料建筑技术以便建造四层楼以上的建筑。

一些这样的建筑甚至包括了几百个房间和很多地穴。公元1130年到公元1180年的长期的干旱可能是导致查科文化解体的原因。留下庞大无比废墟!

Pueblo Bonito

Pueblo是西班牙语村落的意思,与其他印第安人相比,他们的文明程度很高。

其中最大的土坯建筑物为12000平方米的半圆形结构。这些建筑物的定位被推测可能与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有关。

由于查科山谷的土著印地安人在查科山谷中居住了近三百多年,所以这个古代居所还包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 这个叫坑屋(pithouse)的地方,被认为是当地印地安人在没有学会在平地上垒房之前,挖坑而居的老屋。在坑顶铺上茅草、木头等当作棚顶。 后来人们搬进平地上的房子居住了,坑屋就被认为是祖先居住的地方,于是演化成了社交活动、宗教仪式的场所,叫做 Kiva。

在今天称为“四角地带”的区域,散布着许多类似废墟遗址(所谓的四角地带即指犹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四州相交接的地带)。有的废墟遗址跟查科峡谷发现的一样,是独立式的村落;有的则是悬崖上的住宅,一个叠一个地修在岩檐之下;还有的就是天然或人工修造的洞穴。这些住宅规模小的就一间两间,大的就不得了,看上去当年似乎有成百上千人住在那里。

考古学家们现在认为。 早期的安纳沙兹人居住在地屋,即修筑在谷底浅平石坑里,周围和屋顶用圆木搭成的屋子里。公元600年左右, 安纳沙兹人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最终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安纳沙兹风格的陶器——一种由白色粘土制成,上面画着黑色的人物和动物,甚至极为复杂的几何图像的陶制器皿。与此同时,安纳沙兹人搬出了地屋,住进了用石块或烧成的砖坯制成的地面建筑。但是这种新的部落群体里仍然保留着像老地屋一样的地下室,而且似乎也不是作为寝室。

大多数的科学家称之为坑屋,其名称沿用于今天西南部的印第安人用来祈祷和聚会的地下室。一个安纳沙兹村落至少得有一个坑屋,下坑屋时得借助于梯子。考古学家们相信,对于安纳沙兹人来讲,坑屋是阳间和阴间,特别是和祖先灵魂相沟通联系的地方。

大约在公元1000年,安纳沙兹文化进入了自己的繁荣期——大厦时期。在此期间,大量的悬崖和峡谷村落建成了。在四角地带25万平方英里的广袤土地上,安纳沙兹人建立了数以10万计的村落群,光是在新墨西哥州,考古学家已经查明证实的废墟遗址就有2.2万处。

安纳沙兹村落群有三大分支:科罗拉多州的伟达方山地区,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的加引塔地区和新墨西哥州的查科峡谷区。当然,首推查科峡谷区的村落遗址最有名气,我们今天对安纳沙兹人的了解大多出于此地,它不仅是最大的安纳沙兹村落群,也是美国最大的考古废墟遗址。

查科峡谷拥有13座大厦,或称之为13个村落,它们当中最宏大的首推波尼托。每个村落拥有相当数量的坑屋,仅在波尼托一处,考古学家就找到了32个。查科峡谷地区较小的文物遗址至少还有2400多个,从几千年前猎户簧火遗迹到近期延伸的安纳沙兹峡谷村落和崖屋,多不其数。

波尼托村落的修建前后大约持续了200年左右, 在1849年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部分崩塌了,但从现存的废墟上考古学家们也能勾画出它当初极盛时期的模样:以做祈祷的坑屋为中心,不少于800间的屋子一一顺展开排成一个半圆形,有的地方高达4层。 屋子与屋子基本相似,16英尺长,13英尺宽。上楼需借助木梯或通过楼层间留下的洞口。平展的屋顶是集体活动的场所,或用作纺纱织布的场所,或当作晒粮和贮粮的地方。尽管有的屋里顺着墙修了些固定的凳子和储具,那里的古居民很少使用家俱,整个村落就只发现了一根木凳。人们大概是睡在编织的席上或毛毡之上的。村落下层的大型贮藏室是部落的食物供应站。木梁支撑著村落的地板和屋顶,一间屋子大约需要40根,全是独根的杉树或松树。科学家估计查科峡谷地区的村落群大概用了近25万根本料。要把这些树木从40英里外的森林搬来,这需要费多大的劲,需要何等的合作精神啊!由于峡谷地区干燥的气候,许多木料至今还保存完好。

像大多数安纳沙兹村落群那样,查科峡谷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然条件恶劣:冬干冷,夏酷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干燥无水。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要想繁荣昌盛,安纳沙兹人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利用仅有的自然资源。为了驾驭极无规律的降雨和水量不稳定的河流,他们修建蓄水池来蓄水,修筑简单堤坝来拦河水进池。他们挖沟引水灌溉玉米、大豆和地瓜,这些是他们每日的主要食物,还得辅以从山上捕来的鹿子、羚羊、兔子和岩羊。尽管如此,生活条件也只能说是勉勉强强。村落遗址屋顶上的木梁的年轮显示查科峡谷曾经历过许多年的干旱;在此期间,他们只能靠过去的粮食贮存和周边其他部落的周济勉强支撑。

有些专家现在确信查科村落群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举行仪式的中心。查科峡谷的长住人口大概不过几千人,然而所有的安纳沙兹人会定期地赶来参加集会;这个集会可能是宗教祭祀和群众性庙会的结合体。

祭祀性的集会大约和季节的变化有关。安纳沙兹人热衷于观察日月星辰,它们在天空中的明显移动和位置改变常常能控制栽种和收获这样一类重大的活动。

安纳沙兹建筑的某些特点反映了他们的天文知识。举例说,查科村落群中的一个——加沙锐柯拉达村的大坑屋的人口正对着北方星空的中心,似乎所有的星座都绕着这一中心点在运行。再比如说,几个村落的窗户似乎起著太阳历的作用——在太阳历的重要日子里,如冬至和夏至(一年之中最短和最长的一天)到来时,阳光就会直接穿射进这些窗户。

查科峡谷里找到的某些文物显示,那里的居民在四通八达的印第安商业网中发挥了作用。这里找到了伟达方城出产的陶器,说明居民们和其他的安纳沙兹部落有过交往。查科村落的古居民还和更远的地方有过商品上的往来:考古学家已经在废墟间找到了太平洋海岸来的贝壳,墨西哥的鹦鹉羽毛和黄铜制小钟。查科居民大概用绿松石珠子来交换上述的物品;在查科柯废墟遗址上,前后大概发掘出50万左右的绿松石珠子。

安纳沙兹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放弃花费如此大功夫才建成的村落和崖屋。科学家没有找到任何战争和瘟疫的痕迹,但是查科树木的年轮却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的降雨之后,查科峡谷遭受了长期的旱灾困扰:从1050年到1130年,这里年年都享受充沛的雨量。然后干旱降临了;发生于12世纪和13世纪的一系列旱灾使得那里居民的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大约到了1200年,查科人砍光了那一地区所有的树木。这次毁林不仅使他们宝贵的农田迅速地沙化,而且也可能间接地导致了干旱的恶化。

粮食和水源的短缺让如此庞大的村落群的生存出现了危机。到了1300年,查科峡谷的村落群里已经没人居住了。今天的研究者们相信那些居民离开了村落,分散住进了小型化的家庭和四角地区其它的部落里,有一部分查科人大概移民去了里托佛利爵。在班德利尔国家考古纪念公园工作的考古学家们己确定,那里村落里的居民在查科峡谷村落群被放弃之后,仍然生活了一个多世纪,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气候稍微潮湿了一点,那里的火山灰多少能保存一点水分。考古学家们还发现当年住在今天班德利尔境内的居民和查科人的文化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在缺粮缺水的恶劣环境下,查科峡谷并非是唯一遗弃了的村落。整个四角地区都遭受了干旱的打击,在大多数的安纳沙兹村落群里,松脆沙化的土壤再也支持不了芸芸众生。在查科人遗弃他们的村落的同时,伟达方城和周围几乎全部的安纳沙兹部落都做了同样的事。虽然安纳沙兹人离开了他们的“大厦”,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此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他们移民去了里约格兰特河谷,他们的后裔,今天的朱比和河比部落正在那里繁衍生活。从他们的建筑风格,传统的农田耕作技术和宗教信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当代的印第安人仍然保留了安纳沙兹文化里许多宝贵的东西。

Pueblo del Arroyo

位于查科世界的中心,于公元1025~1125年间计划并建造,尽管这里没有大的会堂,但仍是查科建筑的代表。

Pueblo del Arroyo Archaeological site in San Juan County, New Mexico

Casa Rinconada 这是当年散落在一些公共建筑以外的小村落。

沿着山崖的一条长长的小路,沿途路过许多古民居废墟,走到这里,可以看到一些以不同数字标记的地方。 在岩石峭壁上, 可以看到岩石壁上的古代壁画 (petroglyph),就是土著们在岩石上的画的图画或符号。 这些符号显然是承载着某种特定含义的。

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 Chaco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全景照片

主要内容摘自 《寻找失落的城邦》:考古的黄金时代《FINDING THE LOST C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895 投诉
二零一九年美国西南行
本专集共有 13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清新逸影
在花的梦中坐下,在风的宽阔中睡下,抓住美好瞬间,记住爱的模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YUYAN
创作 278 粉丝 60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