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游系列之一
图、文:严肃
洪崖丹井,是中国古典音律发源地,是南昌别称“洪都”之根,梅岭众景之首。
伶伦雕像
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中国音乐鼻祖,黄帝乐臣伶伦(又称洪崖子)在此凿井炼丹、断竹奏乐、创制音律,故此地被后人视为灵迹。

欧阳修画像
晋代以来先后有张九龄、陆羽、欧阳修、八大山人等许多名流高士到此寻仙问古,题刻留记,使洪崖声振神州。

景区大门处,迎面有一牌楼,上书“洪崖丹井”四个大字。

大门两侧摆放着仿制的青铜乐钟。

岳飞雕像
相传宋朝时岳飞二十六岁,他在南昌平定叛将李成后,受宋高宗之命留守南昌。期间来洪崖丹井游览,游经此处见有巨石,于是提取宝剑顺手劈下,巨石被劈成两半。据说现仍清晰可见岳飞试剑的痕迹。只不过,可能是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吧,“试剑石”被一块布紧紧裹住。岳飞当年还在翠岩禅寺修行过。

《西山乐辞》碑



开运锣:
一敲平安,二敲健康,三敲财运。

沿着廊桥,踏过鼓桥,映入眼帘便是造型各异的“音乐部落”,这些“部落”其实是五音馆,分别以“角”、“徵”、“宫”、“商”、“羽”命名。


五音馆

把音乐作为主题,贯穿整个景区,将出土乐器的陈列与游客现场的体验融为一体,让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无限的音乐魅力,陶醉其中。

洪崖丹井景区,一步一景,各有千秋,却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洪崖
在柔美的音乐声中,我们沿蜿蜒曲折的小溪拾级而上,右边是陡峭的石壁。崖壁上有历代石刻。清康熙年间笑堂白书刻的“洪崖”二字,苍劲有力。 旁有闽长溪游起南题刻的对联:“两峡悬流联瀑布,一泓活水喷洪崖”。王勃的《滕王阁序》开篇就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洪都的称谓就此而来。

翠壁丹崖

鸣泉

丹井
石壁峭绝,飞泉奔注,其下为炼丹井,俗称洪井洞。《水经注》曰:“山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两旁有钟磬二石,瀑水冲激左右发出钟磬之声。传说中的洪崖井,当地百姓用“四两丝线打不到底”来形容其深不可测。


洪崖桥
原为木桥,当年游人、寺庙僧人都是通过此桥挑水饮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改砌为石桥。

桃源亭
洪崖石刻左侧,就是桃源亭和洪崖书画院。
桃源亭是为纪念张位而建。张位是明朝大学士,他因荐人不当,被朝廷革职后回到南昌,常与门人汤显祖、曹学全游梅岭,作《紫清观》诗:“逢泉皆可坐,击石自成吟。处处藤萝好,重重紫翠深。人稀莺啭谷,院静鹤盘林。何福生居此,桃源莫更寻。”

洪崖书画院
洪崖书画院取明、清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翘角飞檐,使建筑美与风景美自然融为一体。院内绿树掩映,池塘鱼跃;院外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犹如世处桃源。

天下第八泉
传说文相欧阳修在桃源亭息坐时、取洪崖石缝里渗出的山泉水冲茶,味美极佳,难于释怀,于是提笔写下“天下第八泉”五个大字。

该泉实为鸟井之水流过,水质清洌甘甜,饮之唇齿为香。也有人说“天下第八泉”是茶圣陆羽所命名。

洪崖水坝

修建于六十年代的洪雅水坝,来此游玩的人都会在坝下留个影。

四千多年前,洪崖先生杖策而来。在这个幽谷中,先生一边炼丹,一边取竹断节而吹,模仿流水声和鸟鸣声,竹管中飞出了一串串美妙的音律,渐渐形成了乐谱。后来,洪崖先生被尊为华夏音乐的鼻祖,洪崖也就成了华夏音乐的发祥地。

在一块浑圆的巨岩上,洪崖先生半跪半蹲,左手高高托起断竹琴,仰望苍穹……这尊紫红色石雕,线条粗犷,内涵丰富,意味深远,足以引发游人的思古之情。


乐神宫

晃桥

炼丹井

童子炼丹

玉笛湖

一墙之隔的翠岩寺
游走在洪崖丹井景区,伴着灵动的音律和潺潺的溪水声,我们仿佛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