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古朴悟真寺
2019-5-4虽是五月天到了立夏的季节,却没有往年的阵阵暑气和烈日般的骄阳,天气时阴时雨时晴,时而暖风扑面,时而凉意依然。五一假期,飘忽不定的天气让人懒得动身远游。同队友协商决定慕名前往悟真寺—净土宗祖庭。原先只知道净土宗祖庭是秦岭南山脚下的香积寺,来此后得知悟真寺才是净土宗根源的福灵宝地。其位于蓝田县城东普化镇莲花山上,建于隋朝,兴与唐代,为六朝名刹,分上下两院,上悟真寺位于悟真岭西边山崖上,下悟真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蓝水南岸。当年善导大师在这里开创了净土宗,使得悟真寺当时名满天下。寺外竹林青翠,蓝水深碧,青山俊秀。自古文人墨客到访很多,留下了许多诗篇游记。特别是白居易的《游悟真寺》130韵长诗,堪称中国古代游记长诗之最。 5月 4日我们一行 9人驱车前往蓝田,走沪陕高速,上 312国道,早 7 点到达悟真寺风景区。入景区牌坊东南行,山路崎岖,沿石阶而上,过山背,路变窄,沿峭壁前行,到山腰台亭小憩,此处观景极佳,东面沟崖断层梁峁起伏,褶皱纵横,石锥危垂,颇为壮观!南面群峰竞秀,山峦叠翠,云飞雾绕。随山势向南盘旋,穿梭于苍翠之间,恬静清爽。沿途舍利塔、佛龛、宝塔隐于山林之间,古栈道遗迹处处可见。山间竹林青翠,竹叶葱茏,竹为珍贵的悟真竹又叫罗汉竹子,以实心为奇,在秦岭实属罕见。古寺隐掩在山腰竹林之间,坐落于一块宽敞的平地上,寺院虽小,殿宇齐备,两座低矮的钟鼓楼伫立在两边,前殿、厢房、大殿、藏经楼依次错落,精巧雅致,静谧庄重。遥想唐盛时期庙宇连绵数里,殿宇庭堂四千多间,僧众千人有余,山场田产五千余亩,白居易盘垣了五天五夜,洋洋洒洒一千三百字,一百三十韵的游寺感受,“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如劈山腹开,置寺于山间",当时何等壮观!今盛景已无,但古韵犹在。出寺院静心门,沿陡峭台阶向东下行,过石幽门,到蓝关古道,两边峰峦壁立,崖峻石奇,飞桥隧道穿行其中,可见当年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古道的崎岖和艰辛。从河谷中仰望山峰断层,更为奇险壮观!沿清河河道,弯曲北行,过河湾口,到水陆庵,其原为悟真寺里水陆殿,是当时举行“水陆大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入前院,其精巧有别,塘池小桥、花园错落有致,显得幽静恬适。诸神水陆殿内彩塑雕像精巧,件件栩栩如生,个个活灵活现,在方寸之间,天宫楼阁、仙禽神兽,琳琅满目,诸神的表情、眼神、动态惟妙惟肖,只能用惊艳来表述,不愧为“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之称的佛教圣地。出水陆庵,正面就是悟真寺下院,其大雄宝殿内有一18米长的大卧佛雕塑,神态安然、佛光辉映,两边山墙上的雕塑精巧细致,色泽鲜艳,琳琅满目。寺院略显商业不如悟真寺上院清幽古朴。出悟真寺下院,时间尚早,商议去看蓝田猿人遗址和汪锋故居。过九间房,上公王岭,到蓝田猿人遗址,游览室内展厅,看人类演化历史,上公王岭亭下,蓝田人遗址碑处,向下眺望丘陵土坡红绿相间,景色别致。随后到汪锋故居,踏访先辈足迹,缅怀了先辈岁月。在欣赏自然美景同时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绝美的壁塑艺术所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