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1月14日 2025

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 ——王作均彩墨新展观后 王文杰

王作均《无色不诗》作品展于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下午在杭州清波们一号美丽的西子湖畔“渊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卓鹤君、王冬龄、闵学林、徐墨、张捷、田源、万木春、司文阁、王犁、等出席开幕式。我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王犁主持,

他近年来的每一次个展开幕,我几乎都去了。这是缘于我对他作品的喜爱。所以当我收到他《无色不诗》个展邀请函的时候,推掉了其他的活动,回复他一定参加。我想一窥他近段时间作品的新面貌、新气象。所以就迫切地叫他先发一些作品来让我先睹为快。

他发过来一些展览现场图和作品图。我看过后第一感觉他又有些变了,变得更加抽象。但万变不离其宗,他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我觉得王作均在艺术探索上是很稳实的,可以说一步一个脚印。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到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学院传统,讲究笔墨,作品大多为山水,体现一种洪荒之美,有着原始的魅力,气象磅礴;一个是探索时期,他进入美院,恰逢“八五新潮”热火朝天的时候,不要说在校的学生,即便是学院的老师们都有些跃跃欲试,要创新革命。他的博士导师就有着新潮的构成意识。所以,现代的创造基因也在当时就注入了他的笔墨之中,他创作了一批色彩浓丽、艳而不俗的山水。他这是对文人画尊崇水墨,甚至水墨至上理念的反叛,但他并未舍弃传统。他的运笔皴法不仅有传统意味,还添加进自己的一些心性表现——披麻皴和斧劈皴结合色彩的敷染——而别具一格。他的色彩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洞窟壁画和寺观壁画中重彩的影响,似乎还汲取了西方绘画的色彩冷暖的对比与和谐;这次《无色不诗》个展展出的作品,我把他当作他探索的第三阶段,作品还是强调了媒介的“色感”。他说:“这回展览的主题——无色不诗,色是它的一个重要的一个语言,考虑的是这个色,在当下语境中的生成,通过色的介入,再往前推进,实现水墨画的当代语言转型。然后呢,在结构上从古典的三元,或三段式形式构图进行突破,进行解构和重构,破坏并重建。”

我着重谈谈他第三个阶段,也即是这次《无色不诗》作品的观感。

我用“色即是空”来表达我的第一感觉。《心经》中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当然不是指色彩,而是指人的受想行识之外的万有。当然也包括了客观世界固有的色彩。那么“色即是空”指的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缘起性空。

我们暂且打住哲学的玄思,回到王作均近期的探索。我觉得他已经开始借色发挥,借色缘起,并不是要表达某一处具体的山水,而是山色涳濛、水光迷茫的抽象的气象。色彩的冷暖淋漓结合着水墨的浓淡隐显,相互退让、冲撞、交融、互破、滲化,随着纸张的纤维肌理,任意地流淌,在主动的控制与被动的偶发之间,实现着语言的蝶变,类似于钧窑的窑变,在可控和不可控之间掌握着平衡。

但这种抽象的当代艺术语言依然不离传统。他的画仍然保存着中国传统的哲学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源于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源于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观象方式。由于这样的一种神游式的散点观象,构成中国画如王维所说的“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的意境。王作均的《无色不诗》作品系列,也同样构成了这样一种渺远而抽象的意境。

王作均之前在博士论文中有很多章节在讨论中国画的三元技法或三段式构成,他的《无色不诗》虽则在解构技法层面的三元。但是,他却在更加终极层面去重建“三元”。他在彩墨构成上去寻找本体“三元”的原初绽放,形成了他这一系列作品中“元气、元光、元音”相互交织、共鸣共振的元宇宙气象。

元气,自不必说,是古今中国画六法之首;而元光则鲜有人触及,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可谓这方面探索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浑厚华滋,在于他的内美,有一种内在之光的照彻,故能做到“黑团团、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黄宾虹在积墨中呈现出遮蔽与澄明相互“争执”的现象学还原。而王作均最近的作品,无遮无碍,朗朗乾坤,一片元光;至于“元音”,我们试听其画中依稀传来的一片天籁。如果说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传达的是音符、旋律、节奏、和声、对位等音乐之美,那么我们从王作均的绘画中看到的是东方音乐对应于五行的五声音律的那种清透、旷远、感应和共鸣。

《東方青》 185cm X 90cm  色墨 · 紙本    2022 

《神樂山穀》 78cm X 75cm  色墨 · 紙本   2023 

“艺道还元”,王作均之新作,大胆用色,“色胆包天”。但我更愿意用“色即是空”来形容。此空非顽空,而是无碍无滞、阴阳消长、五行运气、于穆不已的诗性的空灵。(这里的于”(wū)表感叹,“穆”指庄严粹美;“不已”意为不停止,整体表达对天道或崇高事物永恒之美的赞叹。)王作均正是用色彩来赞叹天道之元,即“元气、元光、元音”这三元一体的崇高气象。

与王作均老师在《无色不诗》展览现场合影

王作均: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博士、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級研修班導師,上海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理事,浙江省當代中國畫研究院理事。著有《王作均作品精選》《暢意汲真》《搜妙》《寫意山水畫》《中國山水畫》《王作均樹石課稿》等畫著。王作均8歲開始執筆練習書法,12歲拜上海名家王小廔老先生為師,開啟了山水畫藝術生涯。1977年入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木雕、素描、中國畫;1983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受教於陸儼少、童中燾、孔仲起、姚耕耘、卓鶴君、穀文達等山水畫大家,1987年畢業後留系任教,1991旅居美國,2010年獲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學位後繼續任教於國美繼續教育學院。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183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王文杰
创作 318 粉丝 226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