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杨奇瑞数字艺术作品《交响(Symphony)》的和合之美 王文杰
昨天,杨奇瑞教授把他最近创作的一件数字影像作品《交响》发给我看。当我打开视频时,一下子就被带入到宁静、平和、舒缓的意境中。作品周遭几乎360度大银屏展现的是宇宙苍穹大开大合的情境。六合内外、须弥八荒、星空迷幻、乾坤旋转,仿佛让人进入到《庄子·齐物论》所描述的“未始有物者”那个宇宙起源的虚无状态。四维中间有一台红色钢琴,一个人正在弹奏,背景音乐优柔委婉。刹那间,银幕四周缓缓升起白色的罗马斗牛场,在空中碎裂,又复整合。那廊柱升腾起五大洲的板块,继而沉降到一个平面,从分化到弥合,世界从碎裂归于平复。
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一句话:“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禅宗形容禅定境界的话语,虚云法师云:“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照见本心,一切归于平和。
杨奇瑞告诉我他的创作初衷:原来这是一件雕塑作品——罗马格斗场。这个沉浸式影像数字媒体作品中,我把它做了一些改变,那个雕塑上的圆形格斗场分成几个板块,仿佛从浩渺的历史宇宙的星空中飘来啊,回到那个大地上,又聚合成五大洲的世界地图意象,犹如创世纪天外飞来之石霎时嵌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世界剧场。格斗场变成了音乐会。中间做了一些简洁化的处理,用一个红色的钢琴作为视觉的中心。作品以象征和隐喻表达人类从血腥的杀戮、格斗、战争,趋于和平、安宁,表达人对音乐与美与和平的神往和祈愿这样一个内涵。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世界纷乱,狂心当歇。佛云:心安则众生安,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杨奇瑞的《交响》以一颗艺术家的良知唤起人心的交响,五大洲的人类皆有爱美之心,皆有和平向往。同情共理、同频共振之心,犹如造物主在创世中安排天宇上的每一颗星辰,在自转和公转中保持着和谐共处的秩序,又象璀璨闪烁的音符,交响共鸣。这又使我联想起杭州的六和塔,钱塘汹涌,六合镇潮,六和塔取“天地四方”(即宇宙六合)之意,象征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存,寄托了天下太平、家国兴旺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这件作品令人深思喟叹。人类啊!在历史上煽起多少仇恨和战争,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战争和平、循环往复、已成为历史的常态。消弭爱恨情仇,远离天灾人祸,让和平的钟声响彻宇寰,这是人类共同的主题。
看了这件作品,我内心也在默默祈愿:愿五洲六合、大地世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25年10月1日,意大利米兰数字周盛大启幕。作为本届数字周的核心艺术项目,CDSA(City Digital Skin Art)年度主题展览 “记忆共生,时间交汇 ”(Memory Coexistence: When Time Converge)在米兰MEET数字文化中心隆重开幕。该展览被意大利媒体誉为本届数字周“最具文化分量与艺术创新性的板块之一”,吸引了全球数字艺术界的目光。“记忆共生”源于CDSA对数字时代记忆、身份与未来的深度探索。
展览通过数字艺术、影像、装置、现场表演等多元形式,呈现 40余件作品(含25件特邀作品与15件CDSA获奖作品),由感官共鸣与身体记忆、自然记忆的智能再生、历史文化的记忆建构、技术中的集体情感四个章节展开叙事,重新激活被遗忘的文化记忆,重构人类认知与情感场景。
中国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奇瑞教授的数字艺术作品《交响(Symphony)》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忆建构”一章的开篇之作展示于世人面前。在这战争频仍的当下,这件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反响和反思,作品所蕴含的呼唤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评委和广大观众广泛的好评。
《孟子·尽心下》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宇宙诚辽阔,天地有大美。这个大美就是神圣而光辉的和合之美。
笔者与杨奇瑞教授合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