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皖南油纸伞厂散记
去工厂的路上,我在心里默诵着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独倚窗前,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油纸伞,摇曳在晨昏的雨雾中。寥寥数语,便描绘出梦中的烟雨江南……




走进他窄小的工房。 我:可以给您拍照吗? 他: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要读5分钟的圣经。 我:好。 他放下活儿,粗糙的双手在围腰上擦了又擦,然后轻轻地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发黄的圣经。我接过来坐下,翻开第一章“创世纪”。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 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 要有光, 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 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 称暗为夜。 有晚上, 有早晨, 这是头一日。 …… 我一丝不苟,他极尽虔诚。屋里是静的,只有那具老旧的闹钟嘎哒嘎哒地走。 到了五分钟的提醒,我并不理会,直到念完才轻轻合卷。 他因着神的教诲而幸福,我也一如他之虔诚。我俩望着窗外的阳光齐声念诵:阿门。 他像小孩子一样笑了:现在你要怎么拍呢? 我说:请您靠近窗口的阳光,摘掉帽子好吗?

在回县城的公车上,我默默品味着这两幅画面:雨巷中,撑伞的女子; 工房里,虔诚的师傅。 这时,夕阳悄然绕过紫藤花,金黄了工厂低矮的瓦……

点击下面的“无梦到徽州”,可以看到辑子里的其他文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